为一个皇帝的奋斗。
而且,他再度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的救命恩人,整个大宋的恩人岳翻还没有死,他抵达了西北,和他的兄长岳飞一起,正在策划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要和金军的西路军在西北决战,以保卫关中和蜀中,他放出豪言壮语,此次不胜,必死!
赵桓舍不得他死,真的舍不得,患难之臣最为难得,更别说是只此一个,忠肝义胆感天动地,东京城外血战金兵以致全军覆没之举让全天下铭记了四个大字——国存我死。
这天下,唯有他一人身体力行的做到了这一点,别的大臣口口声声说着要为国而死,主辱臣死,但是,他们谁做到了?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样的臣子,难道不珍贵吗?这样的臣子,难道不值得保护和信任吗?
直到今天,在大宋获得了第三次宋金战争的完全胜利的日子里,他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哭上一场,然后去祖宗的太庙里还愿。
太庙在东京。
靖康三年七月,赵桓宣布迁都北京燕山府,率皇族众人和文武百官及整个应天府的全部物资北迁,以示自己决不后退的决心,更是在途中去往东京故都祭祀祖先,祭祀他们走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带走的大宋的先代皇帝们。
皇帝们的陵墓被金兵毁坏不少,很多地方都被掘开,凄惨的模样让赵桓痛不欲生,跪倒在地大声嚎哭,向先代皇帝们告罪,群臣皆流泪涕下,一起跪下谢罪,之前的溃败使得先祖受辱,这是整个大宋朝廷和皇族的耻辱,必须要以同样的手段对付金国人才能洗雪耻辱。
赵佶还是不愿意北上,说自己只要留在应天养老就好,赵桓不答应,最后赵佶苦苦哀求留在东京行不行,就在东京养老好不好?赵桓铁青着脸,说道:“大人,大宋新的东京在蓟州,如果您愿意,儿没有意见。”
赵佶被吓得魂不附体,蓟州那是刚刚才攻下来城池,安全性怎么能够得到保障?赵桓把新的四京安排了一下,东京变为蓟州,北京是幽州,西京是云州,南京成了真定府。
朕再也不会朝南,也不会允许皇族子孙朝南,一旦往南走,就再没有了往北看的勇气,朕绝对不允许子孙后代再次走回老路,大宋的皇族必须要在最北方,守卫着整个大宋的土地,南方,那是温暖安逸之地,绝对不是皇家人应该呆在的地方!
夺下长城之后,大宋就有了养马地,林冲攻略燕云榆关途中得到了大量金人和辽人留下的马场,吴玠他们西进途中也发现了很多马场和适宜养马之地,这下,不用等攻下河湟,大宋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