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三百一十五 所以,岳翻这样作出决定(2 / 4)

靖康雪 御炎 3046 字 2021-06-16

阁,一座文庙,一座武庙,以示文武平等,若是如此,大宋武将前辈们,应当含笑九泉。”

岳翻心中也是有些伤悲的,大宋的名将们其实并不算少,只是一边被压制,一边被污蔑,少了太多太多的发展机遇,史官写史书也多是一笔带过,很少有为武将仗义执言者,当然,限于大环境和历史功绩,大家都认为宋代武将普遍不如唐代武将,这却也是历史的事实。

但是岳翻所知道的几人,都不在唐初名将之下,比如赵匡胤手下的义社十兄弟,那就是各个能征善战,就算是到了赵光义后期五代遗留下来的武将普遍凋零,宋自己的环境不适合产生高质量武将的情况下,依然有李继隆,有曹玮,有狄青,有王韶,他们的军事能力都不在唐初名将之下。

李继隆屡屡打败辽名将耶律休哥,曹玮名震西北,比起其父曹彬的“水”,曹玮才是真材实料的真名将,典型的青出于蓝;狄青就不说了,有宋一代唯一一个寒门出身却凭战功做到枢密使职位的大神级人物;王韶乃是主持北宋最大的战略进攻“熙河开边”之壮举的主要负责人,河湟战役打的极为漂亮。

但是他们都生活在宋代,这个军事兵法被政治狠狠压制在最下面的悲剧时代,他们的一生虽然波澜壮阔,也都是忠心耿耿,却难逃被政治欺凌的下场,纷纷死于政治的阴谋,和朝廷的猜忌,而非战场。

他们却都籍籍无名,甚至不为人所知,这些民族英雄,都不为人所知,何其悲哀也!

岳飞自然不知道,岳翻在答应自己出任参知政事之前,向皇帝赵桓上了一道奏折,请为大宋诞生以来的武臣名将修碑立传,立功臣阁,然后,自己会答应出任参知政事。

赵桓在第二天就批复了岳翻的请求,然后下达诏书,仿唐凌烟阁之例,立昭勋阁,选取本朝二百年以来功劳最大的文武各十二人,分立文武两庙,并为昭勋阁,此二十四人将合称为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享受天下香火。

同时,改善军队待遇,改善军人待遇,改善武将待遇的一系列措施也下达到了最基层,大宋文人们的盛夏结束了,大宋武人们的寒冬也结束了,虽然这一天来得有些晚,但是至少还是等到了,武将再也不用见面低文官三级,堂堂三品武将还要向五品文官行礼,也不用担心被文臣责骂为“臭丘八”,这是明令禁止的,违例者将会被处以刑罚,就好象问候人家爹娘一样,属于极其无礼的行为。

看来赵桓也是被文官们的出卖伤透了心,意识到武将不能成为文官的附属品,武将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