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三百二十四 看起来,赵桓对李纲产生了不满(2 / 4)

靖康雪 御炎 3626 字 2021-06-16

山珍野味的规定。

要让山珍野味有生长和繁衍后代的机会和时间,如果过度开采,那么子孙后代就会重新变得贫穷起来,所以岳翻也积极的劝农,开发荒地,甚至还亲自指导一些农户在低矮的丘陵上弄出了一种叫做“梯田”的新型田地,产量居然很不错,本来各州县派人来取经,想推广,只是岳翻说这个要因地制宜。不能随意推广云云,才没有在别的地方推广开来。

这也是吉虔二州变成如今那样富庶的原因,整个江南都没钱的情况下,方浩带着吉虔二州拿出了岳翻的遗泽。让赵桓的应天小政府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成功等到了明天。

而如今,深受岳翻思想理论影响的吴用才会如此的对李纲稳健的做法表示反对,稳健并没有错,但是不择时机的稳健,为了稳健而稳健。在不该稳健的时候稳健,就是个错误!吴用认为,此时此刻,正是军国体制大展宏图之际,怎能就此消沉下去,等着金兵再次来打,我们再次防守?这样的消极思想,才是靖康之祸的根源所在!

李纲是乱世宰相,救时能臣,却不是治世之臣,进取之臣,李纲不适合在这样的政府里面做宰相,做百官之首,而适合去做封疆大吏,治理地方,为军国大事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人力支持,这是李纲最擅长做的事情。

这是岳翻私下里和吴用商讨军务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吴用对李纲百般阻挠自己提出的军务建议感到非常苦恼,岳翻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李相公忠诚,能干,可靠,敬业,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刚愎自用,这样的缺点在别的职位上是可以容忍的,比如一个封疆大吏也可以,但是,作为国家百官之首的宰相,就略有些问题了。

李纲不能容人,他自己守节的确是做到了极致,但是他对别人的要求也一样高,甚至到了水至清的地步,到了这样的地步,放在一个州或者一路之地,尚且还能容忍,大不了让他自己选择他需要的帮手就好,让他折腾去,可是国家中央政府是整个国家的脑袋,决策机构,容不得半点刚愎自用,可李纲,却偏偏如此。

吴用知道岳翻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也知道岳翻对李纲的看法,知道岳翻对李纲是有所不满的,所以他也相信,李纲的宰相职位做不长久,在岳翻成为参知政事之后,他就更加确定了,所以他选择忍耐,只是他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纲的威势越来越重,甚至已经隐隐有把他这个西府首领枢密使看作下属的架势了。

东西府平等,宰相和枢密使平级,一文一武,互不统属,这是当今陛下迁都北京之后的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