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王浚那边给的压力再大一,刘泰会想明白的!”
“得令!”邵续近道了褚翜的话,却是点头回答,马上便是过去打造攻城武器。
说实话,邵续对进攻刘泰,多少还是有几分抹不开面子。
毕竟当初自己虽然被刘泰俘虏,但是刘泰倒也只是对自己平常以待,并没有羞辱自己。
至于让自己干活,一开始心中自然有几分的不忿,但是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苟晞一样在那里拉磨,凡是被抓的裨将也一样一个每逃,自然心中也就不怨恨什么了。
更不要说当初刘泰到底选择放了自己,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是不杀之恩了。
说实话,如果刘泰的身份换了是刘琨,这时候苟晞麾下的将领都是哭着喊着要归顺了。
但是,谁让刘泰的身份这般的尴尬,让很多的晋廷武人对刘泰有几分隐约的抵触。
因为邵续说到底是晋人,而刘泰在他看看属于匈奴人的鹰犬,多少惹人嫌弃。
而这个身份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从底层爬起来武人,对刘泰多少有几分发自内心的抵触。
而任何国家任何历史,精英阶级往往都是身段最软的,比如这时代的世家,有人选择衣冠南渡,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为了保证自己在当地的利益,选择整个家族投靠新的族人。
相反,像邵续多少算是跟苟晞一路走来的寒门武人,反而有气节,对侵略者很抵触。
当然,这种事情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如此,精英阶级明明掌握整个国家最丰富的资源。
但他们就是膝盖软,见到大势将倾,绝大多数选择的都是先跪下来保证自己的财富再说。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能统治华夏的异族都是民族数量较少的异族。
比如蒙古,比如大清,甚至就算北宋时候的金朝也一样,他们本民族的体量实在太小了。
这些少数民族人数对比起汉人精英阶级来说,不算什么,尤其是战乱后,人口减少,生产力提升,让汉人精英阶级觉得,自己就算换个新主子,也没有什么其他影响。
而汉人精英阶级投靠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他们看来只是在这时代丢一点脸皮,但是等到自己拿到了笔杆子,到时候史书上记载得可就是,良禽择木而栖了。
自己依旧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与财富,至于节操什么的,哪里有整个家族的延续重要。
毕竟只要这些少数民族想要治理华夏,那依旧还需要依靠汉族本族精英来统治。
没办法,基层管理掌握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