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青翟更亏一点。平定闽越国他有战功和益封,按道理他晋升九卿中的顺位跃升至九卿之首的太常,实际情况是立下战功没有升职,继续当他的南军卫尉,雁门发生的大战并没有参加。天子很干脆让他与樊它广负责“留守”长安稳定人心。
若非曹时的车骑将军雷打不动,他的怨气早就该冲破长安城闹的满城风雨。曹时有那么大的功劳就是没升大将军,不通军事指挥的窦婴也在战时当过大将军,唯独曹时立下大把功劳朝廷磨磨蹭蹭就是不愿意给大将军,最初在朝廷赏格公布出来的时候就闹的舆论哗然。
最后朝廷给出个不算理由的理由,不算理由是因为这个理由非常可笑,竟然说大将军与太尉同时存在容易产生军务矛盾不利于汉军指挥,合着那潜意思是太尉田蚡仍然要指挥汉军,曹时突然跳出来当个大将军会和田蚡争权,闹出双头政治不利于汉军指挥。
曹时到对此没有做出评价,反倒是长安城的市民都炸开了锅,车骑将军、平阳侯曹时是朝廷的大功臣,从南平三越到北击匈奴做出的贡献不比汉初开国的大将差太多,灌婴、郦商或周勃之流也就和他半斤八两,不让当朝最大的功臣当大将军,只能说是天子的个人私心作祟。
消息传到军中,在曹时手下当过兵的南北二军士兵更不高兴了,从漠南退下来的南北二军人人受到嘉奖赏赐,一场战争让普通士兵变成中高级军官者大有人在,唯独领军击败匈奴的汉军车骑将军曹时,并没有任何升官的赏赐。
天子就是不提封官许愿,朝廷也只能陪着皇帝装傻充愣,大家心照不宣把此事按下不表,吃亏的只有平阳侯曹时个人的利益,车骑将军曹时尚且如此,摊在庄青翟身上完全没有办法,只能收拾行李灰溜溜的离开南军大营,跑到少府履行新职。
“于是南北二军的主官来个大翻天,不通军务的盖侯王信执掌北军大印,善于投机的梁王旧臣韩安国掌握南军大印,圣天子是要掌握汉军的控制权,我们是变成城门失火里的池鱼。”
“我早就不想再北军混日子了,以前是舞阳侯当中尉不好意思神情退出北军,现在换了个一文不名的外戚,我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七嘴八舌的讨论非常激烈,以至于太尉田蚡几次向这个角落投以视线关注,当事人的几个都尉丝毫不觉得很过分,依然我行我素的低声闲聊着,有人竟然自称愿意去朔方郡居住,宁愿去边郡当个都尉也不想呆在北军体系里慢慢烂掉。
赵禹听的眉头紧皱,南北二军的牢骚怨言比想象中的更多,其实他本人也不太懂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