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不死不休。
“损失一千五,受伤两千七,匈奴人占据绝对的优势,因为仿制的马镫和马鞍吗?”曹时也不太敢确定,至少表面数据不能说明战场上的时机变化,或许并不是想象中的一面的倒碾压战。但是边郡所能拿到的情报也仅限于此,想获得更详细的情报必须从更高层手中获取。
天子手里没有这样的固定情报源,也不知道眼皮底下的车骑将军有特别情报。盯着地图认真的分析:“匈奴人果然在抄袭我汉军骑兵,卫氏朝鲜太子卫右渠侍奉在军臣单于身侧,这个叛徒又一次出卖了朕和大汉帝国!”
刘彻用“又”来形容是因为卫右渠的祖父卫满就出卖过一次,当年卫满跟着卢绾谋反作乱,以出卖大汉帝国重要情报为诱饵获取冒顿单于的支持,毫无疑问他的努力注定将会失败。眼看战局想着己方大劣势的方向发展,卫满察觉不对就化妆成小兵混入逃兵里顺利脱出。逃到箕子朝鲜被奉若上卿,一转脸把箕子朝鲜王撵走。自己开创卫氏朝鲜的新疆域。
卫满时代的背叛已经过去很久,全新一代皇帝与诸侯王关系急需重新确立,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四个远地诸侯王太子捧着金珠玉器千里迢迢赶到长安,本意是要天子登基加冕做贺礼,没想到弄巧成拙牵连到一桩麻烦事里无法自拔,除去卫氏朝鲜王太子卫右渠侥幸逃脱,另外三个人两个被俘一个主动投诚,称霸南方边境上百年之久的三越被消灭掉。
作为卫满的子孙,卫右渠很自然的选择走上背叛的道路。
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满朝文武也认为此话有理,至于卫右渠有多少苦衷和无奈都是扯皮,没有负荆请罪就已经是态度不端正,不但没有悔过之心还要偷偷摸摸的躲着背叛,天子对卫氏朝鲜的态度非常失望,卫满的后人果然没有一个是靠谱的人。
“车骑,你说说想法吧。”
曹时皱眉说道:“没想到鲜卑人会主动出击,按照臣的计算应该还有两三个月才会沉突然发动袭击的,按照草原的气候季节三四月是青黄不接的关键当口,那个时候动手是最有把握的时机,匈奴人的战术让人摸不清头脑。”
匈奴人有战术?
曹时甚至无法确认这一点,至少从匈奴人的描述里看不到他们有强力战术的搭配。
“朕听闻,匈奴左贤王部倾巢出击围攻乌桓山,企图要讲乌桓王的存在和意义被彻底抹去,此话当真否?”
“陛下所言极是,左贤王动用主力瞄准毫不起眼的小山做动作,本意是要把横在匈奴边境的大部族逐次清理掉,鲜卑语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