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地方。
“派出去的人怎么说?”
朱棣的眉头微微蹙着,将这些奏疏随意推到一边,眼中满是嫌弃。
“办案的人还没有明确罪名,不过他们几次上书,确是提到过,路确他们几个不太配合。”
“配合?还要怎么配合?”
朱棣的表情十分平淡,一年多的皇帝生活,早已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
“要不要朕把锦衣卫派出去,帮他们把路确、魏圭、童福山统统抓回来,丢到都察院的衙门,好方便他们安插罪名?”
“陛下息怒。”
近来,姚广孝已经越来越少进宫,而是专心在弄他的讲经。
随着朱棣登基,人生对他来说已经圆满,他终于证明了自己。
只是这个证明付出的代价有些大,他的姐姐现在已经不再和他来往,认为他是反贼。
今日被陛下急急召进宫,他就知道没有好事。
“其实这些事,陛下一言可决,贫僧大胆推测,陛下可是在担忧什么?”
朱棣一怔,深邃的目光扫向姚广孝,定定的看了他许久,才长长叹了口气。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啊,朕算是体会到父皇当年那如履薄冰的心情。”
“陛下乃千年圣主,区区小事自不会放在眼里。”
“不放在眼里容易,可若真不当回事,这天下怕是马上要乱了。”
翻出纪纲呈上来的密报:“两淮各府、各州、各县,这几个月频频出现百姓对抗清丈,与官差对峙的情况,伤了不少人。”
这件事姚广孝早有听闻,“是那些士族裹挟的吧?”
“不然呢?”
朱棣冷笑:“百姓知道些什么?清丈田地,摊丁入亩对谁最有好处?还不是这些朕的子民!”
“可大师你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助纣为虐,对抗皇差,就差造反了!愚昧、可恨!”
姚广孝无心劝解,眉头紧皱。
若只是一县一地,此事还好解决,只需要调用卫所,出兵弹压即可。
但现在规模如此庞大,两淮之地又是税收重地,一旦激起民变,很容易出大乱子。
援朝之战正处于关键的时候,若这个时候后院起火,整个大明将会处于动乱之中。
不得不说,这些士族真的很会挑时候。
陛下刚刚那一句‘该死’,恐怕说的不是那些被裹挟的百姓,而是背后的人。
“他们想要什么?”
姚广孝皱着眉,显然这个问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