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59章,漠南新城与教化(5 / 6)

接受寄宿制小学牧民上学,先让牧民的小孩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并对他们保证,要是孩子受到了委屈,可以让他们接回。

牧民父母来接人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家的脏小孩,居然被学校的夫子洗的干干净净,养的白白胖胖,穿上了汉人的衣服,看上去就和汉人一样。

在发现汉人不但没有虐待自己的小孩,还把小孩养的白白胖胖,这些牧民终于放下戒心,都督府花费三年时间,才让牧民接受了这样的寄宿制小学,而不用担心自己小孩的安全。

示范作用是巨大的,现在草原的牧民已经习惯星期五下午来接自己家小孩回家。

韩信微笑问道:“这里有多少学生?”

欧阳询:“502人,整个平虏堡有三千余学子。”

韩信笑道:“这些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真正的汉人,到时候漠南就会永远属于我们大汉。”

大汉在漠南教导牧民小孩的成本比在大汉内地都要高一倍以上,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比就是为了这片土地能够属于大汉。

“铛铛铛!”下课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都冲出教室,但他们看到韩信并不害怕,反而围上来叫道:“都督,都督!我们要吃糖。”

对于平虏堡小孩来说,韩信这个都督不但可亲而且经常手中有好吃的,所以经常有小孩围着韩信。

韩信笑道:“吃糖可以,你们要唱歌给都督听。”

学生们听到这话马上开口道:“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大汉,古老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太多歌不能选了,这首勉强也适合。)

在糖果的诱惑下,本来几个小孩歌唱的,但很快整个小学的小孩都集体合唱,声调就渐渐开始一致起来。这首歌是他们的校歌,几乎他们每天都要唱一遍,所以每个人都会。

很快校园的歌声传出去了,四周的人听到也会轻声合唱。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的龙的传人。”欧阳询听着他们稚嫩的嗓音,此时他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灵魂在颤动的感觉,这就是儒家一直在追寻的教化之道。

而韩信则花光了自己的俸禄给全校五百多学生购买糖果。

翌日,韩信带领500骑兵,一路北上,平虏堡北上100里的距离有一个镇宁堡,这个堡垒小很多,只有一屯驻军和3000多牧民。而这样的堡垒在漠南有十五个,它们像一串锁链,把漠南最肥沃的草场全部被圈住了。

匈奴人不是没有想过要拆除这些汉军堡垒,但只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