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零九章 建章宫!(3 / 5)

有7围之大,至于仙人之巨大可想而知。仙人手托一个直径27丈的大铜盘,盘内有一巨型玉杯,用玉杯承接空中的露水!

圆阙!玉堂!天梁宫!三神山!昆明池……

等等等等,只要载入史记中的宫内建筑,无一不是哪怕后世都难得一见的奇观,使人不得不叹服刘彻这一朝便已经具备的大规模基建能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则是大汉的连年灾情,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悲惨局面。

就在建章宫建成不久,各地便因此爆发出了层出不穷的起义,动乱迅速在关东地区蔓延,刘彻任用酷吏残酷镇压,甚至搬出更加严苛的“沈命法”,才终于维持住了朝局。

而这一次,因为刘据的出现,情况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

但天灾这种事可不是刘据能够左右的,刘彻这一朝的多灾多难依旧如故,平均下来每一年半就有一次大灾。

哪怕此前刘据提前推出赵过,推行代田法,也照样难以抵消天灾的影响。

再加上这几年刘据在西域军事行动不断,刘彻这次封禅大典耗费也极为巨大,哪怕有海外那座银山输血,大汉的财政也依旧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再在这个时候强行修建建章宫,可想而知将会给大汉财政带来怎样的压力。

如此一来,赈灾的事自然就不用想了,其他方面的预算也肯定要为修建宫殿让步,只能继续苦一苦百姓……

刘据自然不支持这种做法。刘彻又不缺住的地方,未央宫中供他寝居办公的宫殿就有好几座,后宫的宫殿也同样十分充裕,再修一座建章宫不过是满足他的私欲,更加方便他求仙问鬼罢了。

与其这样浪费这些钱财、这些人力和这种大规模基建的能力。

倒不如搞个以工代赈的政策,借机大力发展一下大汉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此受灾的百姓有事可做,有饭可吃,社会局势自然稳定,便可避免历史上关东地区层出不穷的动荡。

同时在有了基础设施保障的情况下。

大汉的交通、运输、生产、民生、商业等等方面也将得到改善,桑弘羊提出的均输平准法将更加有效,正好可以乘上刘据打通的丝绸之路东风,大汉的经济也将突破瓶颈,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期,开始良性循环。

等到了那时。

国库内帑真正有了余钱,大汉也真正掌握了收割整个西域的经济霸权,刘彻再想修建建章宫倒也不是不行,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拆东墙补西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