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白此刻在裴行俭的陪同下看着监牢里面的倭奴人,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倭奴使者,这次他们来了两个。
犬上三田耜和道生和尚。
倭奴人也看着颜白,他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大官,具体多大不清楚,只知道自己的使者模样有些卑躬屈膝。
颜白打量了一番活着的三个人,二囡说能跟着使团一起来的都是倭奴国的上等人,可这上等人有些无法言说。
矮个子,穿木屐,大裤衩子。
颜白之所以在渭水一眼就认出他们是倭奴人全凭木屐和大裤衩子,而且这大裤衩子颜白也很眼熟。
第2/2页)
很像前些年长安流行的大裤衩。
只不过长安人是内穿,他们外穿。
现在颜白十分确定,前些年他们来长安的时候把这技术给学走了,学的还不错,这大裤衩子很有个性。
蹲在那里,里面是空的,恶心人。
(科普:鬼子说木屐是他们发明的,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倭人皆徒跣”,魏晋时流入脚盆,被他们学了去。)
颜白摇头笑了笑,然后转头看着犬上三田耜:“小犬,你们需要给我一个说法!”
犬上三田耜看着颜白,皱着眉头不喜道:“颜县公,我的名字是犬上三田耜,不是小犬,我知道,在大唐犬就是狗的意思。”
颜白站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犬上三田耜淡淡道:“怎么?不喜欢?我也告诉你,在大唐,名字前面加个小代表着亲切和友好。
狗怎么了?我又没有说你是狗,你自己这么着急做什么,给脸不要脸,今后我不会叫你小犬了!”
颜白一顿,笑道:“上犬!”
犬上三田耜气急,扭头看向陪同的鸿胪寺官员。
哪知道这位被皇帝命令陪同自己的官员竟然不说话了,平日可是很善谈的,会和自己笑着聊倭奴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流。
聊就聊,这位官员手里还有个小本本,写写画画,写得一手好字,画画也不错,着实让人羡慕。
本想着混熟了想让这位官员带自己去楼观学看看,听说里面有快六千名学生,五百多名先生,匠人无数。
奈何,这位鸿胪寺的官员总说改日。
犬上三田耜以为这是官场的规矩,给了不少银豆子,这位官员也笑眯眯的收下,然后笑眯眯的说又可以多铺三尺路。
犬上三田耜自然和这官员关系已经相处的不错了,今日这是怎么了?
怎么被呵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