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为难窥基,甚至会礼遇有加。
真兴大师佩服的看着师弟玄奘离开。
仅仅的一个安排,就巧妙的打破了僵局,一切还是那么的自然。
太阳高高升起,摇号开始。
摇号很简单,无论多少人,就只选取一到八百号。
你抽的号是八百以内(包含八百)你就上。
超过了最大数字八百就只能说无缘了。
号箱是放在文庙前,以示光明正大。
楼观学的抽号没有牵扯利益,每个先生手里都有名额。
那是给他们的子嗣准备的。
先生这边解决了,就解决了作弊的可能。
准低年级的学子排着队抽号,打开,会有人大声地报号。
书院内是这个景象,书院外就是另一番景象。
无数孩子家长伸着脖子,竖着耳朵,眼巴巴的看着里面。
其实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
个个却是紧张的要死,有的甚至都不敢往里面看。
在这个时刻,只能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而插班生就更煎熬了,他们也是才考完书院的六科,他们还要等。
等到低年级学子人数确定后才轮到他们。
他们才是最可怜的一批人。
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没有父母的陪同,走上百里路来求学。
希望找个名师,有个荐帖,能扬名长安。
可惜,时运不济,春闱这第一道关就给他们泼了一盆凉水。
回去,来年再考肯定是不划算的。
没有好成绩,也无脸见家人。
国子学进不去,楼观学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只要进了楼观学,安心读书就行,不用担心柴米油盐。
也不用害怕长安居之不易。
楼观学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和准备入学的低年级学子相比。
插班上的这些学子里,有的学子来自于苏、扬二州,有的学子来自剑南道,有的学子甚至来自于陇右的兰州。
而准备入学的低年级学子大多是来自长安周边。
最远的也是关陇这一块的。
太阳越升越高,随着学子们陆陆续续走出来,人群突然就变得喧闹了起来。
一目了然,结果呈现。
穿学子衫,扎团髻,戴檀香木簪的就是选上了。
进去穿什么,出来穿什么的那就是运气不好了。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