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在了,每一次想妈妈的时候都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幕幕:
那是1965年,燕子八岁,到了适学的年龄。今天燕子要和邻家玩伴二微一起去学校报名,这是燕子昨天就和二微约好的。那个年代社会还算稳定,家家都是五六个孩子,就连上学报名都是自己去或者是大的带着小的。
吃过早饭,燕子背着妈妈用旧衣服改装的花书包,和妈妈打了声招呼就去了二微家找二微了。二微家和燕子家是一栋房,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往学校跑去。
开学的前一天,校园里正是新生报名的时候,这是燕子第一次来到学校。虽然过去燕子也很向往学校,但是因为学校离家较远,途中还有两条火车道。所以家长们都觉得不安全才不会让自家孩子去学校玩。今天来到学校报名,燕子看到校园之大,学生之多,还有那么多好玩的运动器械,真是太好玩了。这是燕子和二微们的第一感觉和认知。
她们走进校园看到来报名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燕子犹豫一下对二微说:“二微,现在人多,还得排队,咱们先在校园溜达一圈呗。”
“好啊。”说着两个小姑娘拉着手乐呵呵地跑开了。两个小姑娘兴致勃勃地开始绕圈,她们想用走步的形式量出校园的面积,她们一步一步地数着自己的步子。
校园没有围墙,四周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里面种了一排杨树,外缘挖了一条约一米深七十公分宽的水沟,是用来下雨天操场排水的。校园大门是用角铁焊成的门框,两边有大约两米多高吧,上面是用钢筋焊成的弧形门匾,学校的名字是用铁皮抠的字喷上了红油漆,焊在了弧形的门匾上。两扇大门是用板条钉的,刷了灰色的油漆,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有门卫大爷开门关门。三栋校舍有两栋是小学教室,一栋是中学教室,这里没有高中。
整个校园有三栋平房,黄色的墙面,蓝色的窗框,红色的瓦片。这三栋校舍都是凵型,大门是在校舍中间,大门两侧各有九个窗,八个教室,每个教室大约可容纳四十四、五个学生。教室不大也算得上窗明几净,每栋校舍的窗外种了一排丁香树,现在是九月,丁香花早已经落了,但是丁香树特有的清香味道随风传得很远很远。
两个小姑娘像两只欢快的小鹿,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观察。最后来到校舍窗前,两个小姑娘趴在窗上朝教室里面看。燕子看的仔仔细细,教室不大也算得上窗明几净。在黑板的上面中间挂着毛主席的正面头像,左右两侧分别用红色油彩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黑板相对的那面墙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