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百四十章 国债和资本(2 / 4)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3176 字 2021-06-18

于齐宣浩的担心,林哲也是没有给他太多压力,林哲也是知道想要民间资本顺利接受国债这项新生事务,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初步的政府信用。

而中国历朝历代。官府的信用几乎都是等于零的,也许用强制的手段可以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给官府,还要让他们相信官府以后会把钱加上利息还给他们。他们定然是不信的。

面对这种现状,林哲道:“先慢慢来,那些五年期,十年期的发行不出去也不要紧,先主推那些一年期,两年。三年期的这些!”

国债要想顺利发行,就得让国债在民间保持良好的信誉。所以首先主打一批一年期的,尽管到时候购买的人也不会多。但是等一年以后这些购买一年期国债的人顺利拿回了本金和利息,那么就会有其他人跟进的。

而这些跟进到人也不会是什么普通人,而是那些银行,钱庄等各种形式的金融机构!

为什么?因为国债的年利息最高者,也就是十年期国债其年利息达到百分之八!

也许百分之八的收益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个非常小的数字,这投入一千圆的话,一年也不过八十块的利息,这对于诸多人来说完全瞧不上眼。

但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百分之八的年收益足以让他们调动诸多资金进行投资了!

这些金融机构,不管是钱庄还是银行,他们都有着大量的囤积资金,这收存款进来的资金是不能一直放着的,这样会亏死他们,他们是要把这些存款发放出去,一般都是借贷给商行企业为主。

比如说上海的金融业非常的活跃,金融行业的大量资金都通过借贷的方式投入到了生丝相关产业,比如说缫丝厂要收购蚕茧才能够开工缫丝,人收购蚕茧可是一笔极大的开支,由于生丝是属于奢侈品的一类,不管是成品生丝还是蚕茧都是价格极为高昂,每当蚕茧上市的时候,一家普通的缫丝厂都需要花费巨资收购蚕茧,而花费的资金甚至有可能超过他们的自身资产。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的缫丝厂都很难凭借自身的流动资金完成蚕茧的收购以及生产任务,支撑到把生丝出售后。

甚至有些规模较大的缫丝厂为了保证蚕茧的稳定来源,往往是到湖州等蚕茧产地去和当地的商行或者干脆是和农户签订预购合同,如此一来就会在生产货源上挤压庞大的资金。

而这个时候,各种金融机构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传统的钱庄,那些洋人的银行,新成立的民资银行每年都会贷给缫丝厂大量的资金,用于维持他们的正常收购蚕茧,生产,而缫丝厂产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