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装备没有太多,和后世的陆军一比就是轻步兵,这登陆相对而言对码头等硬件的要求也不大。
等他们用小型船只相接架设了一条临时栈桥码头之后,他们的火炮、弹药车等重型装备也是陆续被运下了船只。
在英法联军的登陆过程中,中华军的陆军方面虽然没有太多的动作,第二军只是提前男下。然后抵达吴淞炮台西面大约六公里的方向,和第七军一道形成了完整的防线外。不过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但是海军方面却是动作频繁。
除了派出几艘兴吴级炮舰多次抵近侦查外。还尝试过用非常古老的水战战法,那就是火攻。
海军方面把搜集的诸多木制船只上装上了炸药或者火油等,然后点燃了从上游放下,让它们顺江而下去冲击英法联军的舰队。
不过先后放出了五十多艘火船却是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一部分是飘向了靠近北岸的江面而没有任何用处,剩下的一部分在顺江而下的过程中,被前出巡逻警戒的英法联军的蒸汽炮舰发现并陆续击沉。
偶有几艘火船闯入了英法联军的庞大舰队中,也没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
这古老的火攻对于已经大规模使用蒸汽动力,同时炮火力量非常密集的近代舰队而言。作用已经非常小。
除了火攻外,海军方面还尝试过非常规作战,试图派遣精通水性的士兵在夜晚潜入敌军舰队中,然后直接用携带的斧头凿船底,不过效果也不大,后来他们还尝试过让士兵直接携带炸药包,但是防水问题却是很难得到解决,因为士兵不可能在江面游动,而是需要潜水才能够避过密集的巡查。
不管是火攻还是蛙人的非常规作战。对于庞大的英法联合舰队而言都如同隔山挠痒一样,没有造成半点的威胁。
海军方面努力了三天后,发现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而那个时候英法联军的登陆也差不多完成了。所以才是不甘不愿的停止了各种行动。
不过海军方面对这些非常规作战的失败也是有些不甘心,这战争还没结束呢,海军部内部就已经是有多人提出了诸多非常规作战的的构想。其中最有建设性的就是敷设水雷了,当然了。这说的水雷并不是什么古老传统的那些水底龙王炮,震天雷。龙王雷乱七八糟的东西。
海军部技战司提出的水雷战术拟定采用的是电解液触发锚雷,光看这名字就知道是高大上的货色。
可惜的是,这海军部的技战司里的人也就只知道个名字而已,对这电解液触发锚雷到底是啥玩意还不知道,这还得派人到国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