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问题,让这两款火炮进入成熟稳定期,这要是海军不继续大规模采购的话,他们过去这几年花费的改进研究经费岂不是得打水漂?
在这种大背`景下。其实江南武器公司对其他型号的后装火炮投入的研发力度比较小,虽然也有对一百八十毫米以及两百二十毫米这两种口径的研发,不过受限国内的配套企业,嗯,主要是江南矿务公司的钢铁质量问题,这两种大口径的舰炮研发进度是非常缓慢的。
虽然江南武器公司已经初步掌握了后装线膛火炮的技术,但是制造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和制造两百二十毫米甚至两百五十,两百八十毫米的火炮是两个概念。
更大口径的火炮,需要更大的原材料,需要更大的加工设备。比如水压机,锻压一百五十毫米火炮需要的水压机和锻压两百五十毫米火炮的水压机可是两码事。
如果要制造更大口径的舰炮,江南武器公司需要做什么工作呢?火炮的设计都是最简单的,随便一个火炮设计师来就能完成这个工作。真正困难的是江南武器公司几乎要全新建造一个兵工厂,从头开始采购设备,并不比当初打造一个林德机器厂简单。
在十九世纪后期以及二十世纪前期,如果要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有多强悍,基本上直接看它能不能自行制造大型战舰就行了,工业基础技术的能力不足的国家,是绝对不可能制造大型战舰的。
船体设计。作为动力的蒸汽机,还有大口径舰炮,这些东西没有过关的技术能力是绝对无法取巧造出来的。
帝国工业虽然经过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帝国的工业水平依旧停留在非常处级的技术引进仿制上,整体工业水平并没有多强。
让这个时期的帝国就去制造吨位高达九千吨的铁甲舰,是不太可能的事。
这一号方案的九千吨设计被枪毙掉后,剩下的就是五号以及八号方案。
其中的八号方案则是盘古级的小改版本,吨位并没有扩大太多,标准排水量为两千六百吨。武备上依旧保持了四门一百五十毫米以及六门一百二十毫米的以后装火炮,采用露天旋转炮台,不过动力上有所增强,纯蒸汽动力下,最高航速可达十三节,混合动力下可达十六点五节。
此外续航能力大大改善,装载的淡水以及煤炭数量要比盘古级多了百分之三十。
不过海军方面对这种小改设计并不满意,在海军的高层将领们看来,盘古级的初始设计虽然已经算是优秀,但是毕竟吨位太小,才两千多吨的吨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