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一二。即原本一克黄金可兑换十五点三六克白银,然而现在已经可以兑换到十五点四八克白银,尽管这多增加的零点一二克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兴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却是影响重大。
而更关键的是,从美洲,尤其是北美地区等主要白银产地得到的消息来看,白银的产量正在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下白银将会进一步编制,未来数十年内,白银的贬值幅度将会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历史上。五六十年代里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一直维持在一比十五左右,然而过几十年以后,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将会攀升到一比三十。甚至三十五以上,到了一战时期,白银更是都没人要了。
到时候,采用银本位的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其银币的购买力就是等于凭空消失了好几倍,无数的财富将会被蒸发,由此将会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财务部的那些官僚们,是不希望一直使用银本位的。
但是不用银本位的话,现在用金本位可行吗?
用金本位的前景固然好。但是难度也非常大,为何?
因为中国的黄金储备不够!
民间有多少黄金自然是难以统计的。而就可以统计的,同时也能够为金本位推行进行兜底的黄金储备有多少?
总数大概就六十吨左右。其中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有二十五吨,皇家银行的黄金储备有三十吨,此外皇室资产管理处拥有约五吨的黄金储备。
而仅仅依靠这些黄金储备,是难以取代目标的白银的!
要知道,不算已经发行出去的银圆以及还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银,仅仅是中央银行以及皇家银行,拥有的白银储备就高达三百多吨。
而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目前国内的白银存量有多大了!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庞大的中华帝国而言,作为目前主要货币的白银,其总量是相当庞大的。
面对帝国的这种现状,财务部采取的措施也是一直比较谨慎,按照早年制定的政策,财务部对于货币本位的构思是,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情况下,尽量的把民间的黄金以及白银这两样贵金属都收集到银行中来,逐步以银行劵,即纸币取代贵金属在国内市面上流通。
而国际贸易的话,却是采取另外一种模式,目前的国际贸易是英国主导,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货币也不是什么美元,法郎这些,而是金本位的英镑,或者干脆就是黄金,总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外汇管制,奉行的是自由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