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六十八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2 / 4)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3249 字 2021-06-18

见线列对射的场面。而有些战役则是可以看见双方躲在掩体后面对射。

目前西方各国的战术,都是有些混乱,并没有说形成一个很完整的战术体系,使用什么样的战术,基本取决于前线将领们的个人态度。

不过中华军和俄军却是不太一样,中华军是全球第一家全面服役后装步枪,并使用散兵战术的军队,甚至为了更好的使用散兵战术,抛弃了已经流行百年的军队编制,率先使用了一师两旅四团的步兵师编制。

不过。编制这东西和武器不同,如果是某种新式武器出现了,那么很快就是会传遍整个世界,并且引起各国的仿制跟进。但是编制这东西就不一样了,这是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尽管中华军并不会说刻意的对编制进行保密。

各国在华武官多少都会接触到中华军的一些编制情报,比如说在观看中华军演习的时候,哪怕是不用别人明说,但是他们也会发现中华军的一些编制和各国现有的编制极为不同。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华军的一个步兵营(团)下辖的步兵连只有四个,而不是线列时代里的六个甚至八个步兵连。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中华军的一个步兵连,并不是直接下辖十个或者八个十人队,而是管辖一个四五十人的排,然后每个排也不是说有四个或五个十人的队,而是辖有三个十四人的班。

也就是说,中华军的最基础编制单位,并不是线列时代里标准的十人,而是十四人。

这种情况纵然是引起了各国的注意,不过这种注意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编制这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时候你是很难判断这种新编制到底是好还是差。

毕竟各国陆军并不是和中华军一样,都是一支年轻的军队,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不管是武器还是编制又或者是战术,这说改就改了,而这种事情在列强军队里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当年换装后装步枪的时候,西方各国普遍有着大量将领反对。

而在战术上,相当多的西方将领是坚决反对使用任何线列战术以外的战术进行作战,他们认为士兵趴在地上开枪严重影响了军人的荣誉,同样认为松松垮垮的散兵战术会严重影响部队的士气,因为散兵部队看起来远远不如线列部队那么威武。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在六十年代里都处以一种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也许听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年代而已,但是对于世界历史而言,尤其是对于世界工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