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大家都有,公平的很。
比如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描述明治维新里的日`本,农民生活很辛苦,卖儿卖女很经常,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农民小子有着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友,然后这小子读书很厉害,一直考上了陆士或者帝大,毕业后兴奋的回到家乡想要娶青梅竹马。结果发现她已经被她父母给卖掉了,某一天,这小子就会在某家妓院里发现这青梅竹马的身影。
同时代的英国也好不到那里去,诸多文学作品里都可以看见类似的描述。肮脏泥泞无法下脚的街道,童工,长达十四个小时甚至十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煤炭工人死了后,矿主一毛钱都不会赔偿,结果家人无依无靠。最后妻子成为妓`女,儿子沦为小偷。
维多利亚时期,代表的是现代文明的开端,好的坏的都一起来了。
同样是这个时期,各国的冲突频繁,战争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先后克里米亚战争,后头普鲁士为主导的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延后几年还有普法战争。
美洲有美国内战。
中国的崛起之路,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统一战争,然后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和俄国的持续边境战争,夏威夷战争。
同时缅甸、越南、日`本地区也是动荡不堪。
整个六十年代是混乱无比,由此也是造成了各国普遍重视军队的发展。
同时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也是让战争模式持续变化,各国的军人,尤其是老一辈的军人很难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由此也是带来了同一时期里,各种战术都存在,并不像后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战术相对统一。
不过在中俄两国之间,由于两国的持续交战,双方对彼此都是比较熟悉,所以打起仗来还有一定的套路。
和中华帝国打了这么多年的边境战争,尽管战役的规模都不大,但是依旧让俄国人模式并学习了不少中华帝国的战术套路。
比如现在,俄国人就没有和其他国家的军队一样,端着步枪直接就排成线列进行对抗,而是躲在山头后面进行拦截作战。
别看这种战术非常普通,但是对于线列时代的军队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变化。
许少尉看着前方的俄军躲着不出来,也是没有着急进攻,他的任务并不是说击溃眼前的敌人,而是掩护后续的部队进行登陆,只要敌人不冲过来那么就算是完成任务。
如此,双方就是各自依托着低矮的山头,然后进行对射,廖大山趴在地上,然后把对面的一个露出头的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