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陆军政策(3 / 4)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3246 字 2021-06-18

军费就是流向了各大国防企业,然后再流向国防企业的工人以及国防企业的各大供应商手中,那些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供应商手里的资金又会流向工人。

大体上可以这么形容,庞大的军费,直接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军人就业岗位,并通过直接采购的模式,尤为国防企业以及相关联的企业提供了百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继续向外部延伸的,那么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达到数百万个。

就业岗位里的工作人员拿到工资后,就会进行消费,最后带动内需市场,在市场的经济流动中,又被政府进行收税。

如此就形成了收税、军费、就业岗位等一个完整的循环。

同样道理,帝国中央财政的其他大项支出,也都是待有这种经济循环作用。

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言,财政收支不仅仅是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实际上更重要的承担起金融流通的重要一环。

毕竟对于统治者或者国家而言,钱就不是钱,只是一种金融工具而已,他们关注的是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

对于林哲来说,如果他加大税收的同时,压缩财政的话,最后在国库里囤积了一大堆的白银黄金啊什么的,这些对于他?对于帝国而言有用?

屁用都没有!

这黄金白银不能吃不能喝的,不花出去进入经济循环体系的话,其价值并不会比一堆黄土多多少。

随着帝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收上来的税收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帝国花钱也是越来越大方,除了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外,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越来越大,比如占据财政支出比较重要的财务开支、教育开支等。

要知道1870年的时候,帝国中央财政支出预算里,教育教育高达一亿圆之巨,占据财政总支出预算的百分之十五,一举超过了税务系统,成为了国内仅次于军费的第二大开支。

大量的教育经费投下去,所代表的就是大量的官办学校的开设,更多的学子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受教育机会。

1870年的帝国,是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国力相对于1857年建国时期,膨胀了数倍不止。

如果这个时候欧洲身处帝国边上,估计早就被帝国平推了。

但是现实没有如果,欧洲距离帝国太远了,所以想要进攻欧洲或者军事干涉欧洲局势,可能性都是不大。

至于外交干涉,虽然帝国国内的自信比较大了,但是也都知道,现在帝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就比美国强那么一点点,甚至都不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