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七章 观星望月聚气镜(2 / 3)

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说的就是炼气士的生活。”

古董鉴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杨欣自小就博览群书,这样的问题绝对是难不倒她。

“可是,就算是这样,那对于我们鉴定这方铜镜的价值有什么帮助?”

这些杨欣都知道,但她想不出来这些有什么用。

郑天龙伸出左手,指了一下道士像旁边几个字,说:“这里有几个字,写着:观星望月照。”

杨欣的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这几个字她当然不会放过,可是她并不认为凭此可以断出年代。

一般而言,古董的鉴定,特别是有图案的,可以从图案的风格和内容来判断年代,但是光靠这些是不太准确的,比如说在唐代出现的一种图案,在唐之后的任何一个朝代如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有可能出现。

所以,除非是图案出自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的画家或雕刻家,要不绝对不是能光凭图案断代的。

这个时候如果有字、印鉴,那就很重要了。字,可以从字迹来判断是不是名人所书;印鉴,则是一个人的代表,与名字无异。

眼前的这一方铜镜上尽管有字,但字却是通用的篆书,而且还不是雕刻而是铸造的,以杨欣的眼力也确定不了这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通用的字体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叫赵敬,‘敬’字与镜子的‘镜’字读音很接近,为了避讳,所以宋朝的镜子就会改称‘照子’,简称的话就叫‘照’。”

郑天龙的这一番话让杨欣心里一惊,这个事情自己怎么会忘记了?

讳是一种回避皇帝的本名的方式,主要表现在说话和记载、书写的时候,如果遇到了皇帝的名讳一律要回避,一般可以用其它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的罪过。

郑天龙所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在宋代,为了避讳赵敬的“敬”字,在镜子上用的就是“照子”。

“这面镜子既然上面铸着照子,那应该就是宋镜无疑。”

郑天龙判断眼前的这面观星望月聚气镜的价值当然不是因为它的年代,而是因为它的气。

借助着异能,他发现镜上的气的产生竟然是因为那个炼气士仰头吐呐修炼时从星、月、云中“吸”来的,也就是说随着炼气士的修炼,一丝丝的气从他头顶上的星、月、云之中聚集到他的身上,然后越来越强大,似乎给人的感觉是这个炼气士有朝一曰能够羽化成仙一般——谁能够肯定多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