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演化为两种势力的政治斗争。在这两种力量的斗争中,“凡是派”的残余势力支持萧系阵线;自由民主派支持郑系阵线。但当自由民主派的活动威胁到“四项基本原则”时。郑系阵线和萧系阵线就联手对其实施打压。
刘中时跟刘蒙说这个话的时候,还是两三年前。而今年。郑老逝世之前,萧老提前回京,跟郑老见了最后一面。这里面有一个消息是刘中时十分在意的,就是萧老曾经单独进入郑老的病房,和郑老说了一会儿话。
别看只是说了一会儿话,在那种情况下。按照刘中时的想法,那就该是两位巅峰上的老人互相交底了。说不定这对既有斗争、更有合作的老人之间还会发生类似于托孤之类的事情。但是事情究竟如何,刘中时也只能猜测了,除了萧老本人,所有人都只能猜测,连萧正或者萧哀都对那天二老的谈话一无所知。
虽然刘中时不知道谈话的内容,但对他而言,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的局势:郭老逝世,萧老健在!
曾经在八十年代末,郑老在和萧老的那一轮交锋中失败,那次失败。是以两个总书记下台为代价的,而萧老在九十年代初却也吃了一次败仗,那一次的结果,是使改革逐渐明朗起来。改革是激进的,但有时会浮躁过热;保守是谨慎的,但有时会举步维艰。
事实上,在郑老逝世之后,全世界关心华夏政局变化的目光都在等待。他们在担心萧老会不会站出来否定改革,把华夏拉回原路。
半年下来,这些人逐渐放下了心,萧老虽然留住在京城了,但却没有对这些事情进行多少干预。华夏,正在按照自己的习惯的步伐走下去。但在刘中时眼里,以半年前那个晚上为界,之前和之后,差别是巨大的。不管萧老有没有说话,他的存在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之大,足以使得最近这半年来高唱改革的人声音小了不少。直到萧老自己在面见某几位常委的时候说了一句:“要继续高举郑南巡理论伟大旗帜”之后,改革的歌声才又响亮起来。
刘中时一直琢磨不透的也就是这一点,难道萧老会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不可能,完全没有理由,能够压制他的郑老已经去世了。他为什备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
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说萧老实际上本身就是支持改革的,但是萧老不支持步伐太大的改革,他可能是主张稳步前进的那种有限度、有计戈的改革。
刘中时就联系起萧正在央行的做法。他不禁暗暗点头,萧正现在是洪副总理的主要帮手之一,抓的就是财政改革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