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里还是喜欢念书的,只是他也明白,自己此刻已经是邵家子,换了别人去亲戚家借读无可厚非,可是他不行。他这样的情况,再回顾家念书是不可能的,并不是说怕让邵庭、董氏伤心觉得他还念着顾家之类的,若是他肯上进,这两人只会欣慰赞同,可是胡氏这人——若他敢去顾家念书,她便能再度闹上顾家,二郎已经明事理,即使离了顾家,也不愿意再给顾家带来麻烦,那毕竟,也还是他的亲人,两家若是再起争执的话,最难受的,还是他。
然而虹安镇这个地方本来就不是个文风鼎盛的地方,连个像样的学塾都没有,再说了,虹安镇最有学识的莫过于顾家太爷,其次是邵太爷,而最适宜教他的邵太爷已经过世,其他的人也不过是略微识字罢了,就像邵庭这样的,虽然也识字,但是看看账本记个账还行,真要他来指导二郎的学业,邵庭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准的。
这个好不容易过继来的儿子,真要他教,也只是误人子弟反而会毁了二郎,然邵庭的确希望后辈有出息,更何况这人还是他“儿子”,邵庭便提议不如让二郎去平阳县的屏山书院里读书。
二郎倒是心动,然而不管是到书院里念书还是自己在家中请一位先生,束脩都是免不了的,可是那时候董氏已经被胡氏抢了管家权,邵庭又一贯的懦弱,邵家的钱财全在胡氏手中,而胡氏眼中读书这种事事一件浪费光阴浪费粮食浪费劳力的事情,二郎想要读书——可以,但要是想从胡氏手中拿到银钱,不可能。
邵庭懦弱,不敢拂了胡氏的意思,也不敢自己拿钱给二郎——胡氏甚至以当初过继二郎是为了邵太爷与董氏为由,觉得自己没必要管二郎的事,甚至提出分家,也即邵庭与她一家,董氏与二郎一家。
董氏却是气极了,她对于送二郎去书院是支持的,可是自她放手邵家的管家权之后,就算她能用孝道来压制胡氏,可若是胡氏就是不肯出钱谁也奈何不了胡氏,何况,如此一来,只怕胡氏会与二郎离心,虽然也没见胡氏贴心过这个“儿子”。
董氏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给二郎,胡氏却将董氏的银子抢走,说自己拿去帮忙兑换却再也没了下文,二郎又不敢与董氏说胡氏拿走了银子没有拿回来——明知道不应该,可是为了自己的学业自己的前程,他只能回顾家求助。
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在顾家时虽说也算不上锦衣玉食,至少也是衣食无忧,原本珠圆玉润的模样,不过三年的光阴,却生生变得骨瘦嶙峋,他踟蹰许久,才期期艾艾的开口,说自己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