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对众人徐徐道:“诸君可唤回同僚,迅速组成新朝廷,维护朝廷政务正常运转,至于新君,敬宗之子隋王李迅年纪虽幼,但出生时便有大吉之兆,将来必为大唐中兴之帝,我建议可拥立为新帝,子承父业,天经天义,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
六月的成都是一年中的雨季,淅淅沥沥的雨丝笼罩了全城,虽是三伏天,却带着一丝凉意,入夜,大街上冷冷清清,各家商铺都关了店门,行人客旅早早地回了宿处,各街坊中,家家户户也早早地关了门,成都已经一连下了三天的雨了。
福兴坊是位于成都东城的一座大坊,里面权贵云集,豪宅如云,是成都最有名的三大坊之一,天已经黑了,几名看守坊门的仆役正百无聊天地坐在小房间里吹牛聊天,这时,一阵车轮声从远处传来,片刻,一辆宽大华丽的马车从雨雾中冲出,驶进了福兴坊的大门,在马车四周跟随着近百名侍卫,马蹄密集,溅起片片水花,不等几名看门仆役反应过来,马车便迅速驶进坊门,消失在黑夜中。
几名仆役面面相觑,“好像是杨国忠!”
“没错,就是他!”
杨国忠的马车在福兴坊内快速奔驰,光线昏暗的马车内坐杨国忠神情复杂,他感觉自己和李庆安合作就像上了贼船,此时他想下船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他今天刚刚接到两个儿子的从关中传来的快信,两个儿子交给他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当然知道这是李庆安的授意,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不干吗?两个儿子的脑袋可捏在李庆安的手上,可如果干了,他又觉得心不甘,就这么像狗一样地被李庆安使来唤去,可算狗,卖了力也会给根骨头,李庆安到现在为止给过他什么了?
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句极其遥远的承诺:‘立功赎罪,既往不咎。’
这简直是一种对他杨国忠的侮辱,他罪在哪里?他是堂堂的大唐右相国,是李隆基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就算没有了贵妃,李隆基也照样用他,难道跟李隆基就是罪过吗?
杨国忠心中对李庆安着实不满,但他又没有办法,儿子在人家手上,而且以李庆安现在的实力,搞不好将来自己真的要靠他既往不咎了,杨国忠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绵绵不绝的夜雨使他心中更加沮丧。
“杨相国为何叹气?”背后有人微微笑道。
原来后座还坐了一个人,若不细看,很难发现他的存在,此人约四十岁左右,是一名中年文士,他便是李庆安的幕僚韦青平,奉命来成都已经十天了,他将是李庆安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