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断然否认道:“我与李庆安交往多年,对他知之甚深,此人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他本来就兵力不足,若吞并我们,就更分散他的力量,将面临与李亨及安禄山两线作战的困局,他会得不偿失,他肯定不会吞并我们,再说,他没有五万以上的军队,也难以吞并我们,这一点殿下请放心,卑职愿以人头担保。”
李瑁背着手慢慢走了几步,他开始认真地考虑哥舒翰的建议了,其实李瑁谁也不想投降,他只想保持现状,最好他能在南北朝廷之间左右逢源,利用他们的矛盾,捞取最大的利益。
沉思了片刻,他对哥舒翰道:“我可以向北唐称臣,但我不想公开,可以私下表态,但我更希望能和李庆安秘密接触,答应他某些条件,来换取他的出兵,哥舒将军,不知这个方案如何?”
哥舒翰知道李瑁始终没有诚意,他无可奈何,只得道:“好吧!我派心腹去和李庆安接触,看他给不给我这个面子。”
“那一切就有劳哥舒将军了。”
........
郑州河阴县,这里是李庆安的主力大营所在,这天上午,三名骑兵从南面飞驰而来,他们皆是长途跋涉,显得风尘仆仆,他们刚到李庆安大营外一里处,一队营外巡逻骑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你是何人?为何要擅闯大营!”
一名为首的骑兵连忙拱手施礼道:“我们是从襄阳,受哥舒将军的派遣,给赵王殿下送一封亲笔信。”
“信在哪里?”
骑兵取出信道:“信在此处!”
巡哨校尉一摆手令道:“搜查全身,除信之外,其余物品一概不得带入!”
十几名士兵上前,将三名骑兵细细搜了一遍,将他们的兵器和随身都一概装入暂存袋中,校尉这才领着他们向大营而去。
此时,李庆安刚从洛阳返回,他专门回洛阳听取了裴谞关于限田令的推进情报报告,此时都畿道的限田在裴谞的主持下已经全面展开,这其实就是没收南唐权贵的土地,重新进行均田,重复着李豫在关中所做过的事情。
李庆安对此事看得极重,这也是他主张和安禄山军对峙的主要原因,他需要时间在中原推动土地改革,收买中原的人心,否则一旦战争在中原地区铺开,中原被战争摧残不说,他的限田也无法再推行下去。
均田制是大唐前期繁盛的基础,他如果想要中兴大唐,就必须对土地进行攻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唐初的均田制,然后大力发展商贸来引导唐朝资本的流向,而不再是兼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