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李归仁已经将所有的痕迹都抹掉了,不会有任何收获,却没有想到李庆安却能从一座哨塔的细节处便推断出了这么多有用的情报,而且合情合理,说服力很强,他不由叹道:“只要跟大将军在一起,每次都有收获,卑职受教了。”
这时,远方奔来了一队斥候骑兵,一直奔到李庆安面前,他们纷纷下马,为首校尉向李庆安半跪施一礼道:“禀报大将军,有最新情报!”
“讲!”
“我们发现东南二百里外的长子县有一支燕军驻扎,约有五千余人。”
李庆安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了,长子县位于长平关和上党之间,但又不在必经之路上,这必然是对方已经发现了李光弼的大军到达了长平关,所以才在长子县驻兵,如果李光弼的大军参与争夺上党,那这支长子县的驻军必然会对李光弼的后军辎重造成严重威胁。
李嗣业也意识到这支军队存在的危险,便抱拳请缨道:“大将军,让卑职去拔掉长子县燕军吧!”
“也好,先打一仗试试看,探一探敌军的虚实!”
...........
长子县位于上党西南约四十里外,浊漳水北岸,这里地势西高东低,由丘陵地带逐渐向平原地带过度,长子县县城并不大,城内约两千余户平民,当李归仁军屠杀上党县民众时,长子县的数万人基本上都跑光了,而李归仁部将阿史那从礼率一万骑兵赶到长子县时,县城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只剩下七十余名宁死也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
目前驻守长子县的燕军共五千三百人,基本上都是契丹人,由契丹贵族耶律重光统领,正如李庆安的推断,李归仁之所以驻军五千在长子县,就是针对李光弼的军队。
长子县和河东的其他县城一样,由于百年来平静无战事,县城年久失修,已经变得十分陈旧,县城墙根本无法防御大军的进攻,只起着一种摆设的作用。
由于长子县距离上党很近,因此李嗣业的攻击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偷袭,深夜,八千骑兵在丘陵峡谷中疾奔,渐渐地,地势开始低平起来,前方是一条明晃晃的大河,那便是浊漳水了,奔行了一天一夜,骑兵早过了发鸠山,距离长子县城只有二十里路程了,北唐骑兵便渐渐放慢了脚步。
他们驻足在一大片茂密的树林中,一边抓紧时间休息,一边等待着斥候的消息,李嗣业站在一棵大树下,目光专注地盯着东方。
虽然这只是一场小战,但它却是李嗣业参与平定安禄山叛乱的第一仗,对他的意义非同小可,李嗣业心中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