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张孝淮总长的一句话:
“这种武器有能力结束这场战争,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些艰苦训练的“毁灭者”们首先训练的课题是高空目视轰炸。飞机飞到3000英尺的高空,投弹手便通过先进的诺登牌瞄准器,对排列在地面上用石灰画的目标圈进行瞄准。圆圈直径为100米,可从3000英尺的高空往下看时,它几乎缩成了一个圆点。习惯于在多云的上空用雷达进行轰炸瞄准的飞行人员都感到奇怪,为什么要对目标进行目测轰炸训练?至于轰炸的方式则更使他们大惑不解。每次都是单机飞行,而且仅投一枚炸弹,这枚炸弹也十分奇特,比一般炸弹要大出许多,足有四五吨重。
每次飞机投弹过后,立即做一个155度的俯冲转弯,而后迅速离开目标区。为什么这样,大家谁也不问,知道这已涉及了国家最高机密。
但他们同时也隐隐感到,他们要投掷的所谓的“原子弹”绝非一般炸弹,可能正如王如飞说的那样,他们要以性命作一次赌博。
在秘密训练基地训练了一个月后,王如飞接到直接来自国防部命令,将他的大队和所有装备转场至夏威夷岛,在那里接受更加接近实战条件下的训练。
夏威夷岛比现在的基地要大得多,自从中**队占领这里之后,它当时已成为中**队最大的一个前进空军基地,各种设施十分齐全。
“毁灭者”大队来到夏威夷岛,在那里又开始了他们奇特的训练。岛上工作人员很少有同他们接触的机会。
“毁灭者”大队进行了一般性技术训练,主要是适应太平洋上空的气候条件并进一步提高投弹精度。从7月底开始,他们进行了战斗演习训练,此后又进行了实战训练。
这样一方面可使飞行员熟悉目标区情况,提高轰炸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模拟与投掷原子弹相同的战术。
经过近乎残酷的严格训练,他们的投弹命中率大大提高,训练最为出色的高志航能在万米高空目视瞄准,把模拟弹投在100米的圈内。
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1943年12月。
高志航、陈怀民、阎海文以及那些在残酷的淘汰中被留下来的飞行员们,被召集到了一起。
“你们的训练非常出色,非常!”王如飞将军加重了自己的语气:“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中的一些人被淘汰了,而你们却顽强的留了下来,并且通过了全部的训练。我必须要祝贺你们,现在你们已经完成训练,可以去执行任务了。”
一片欢呼在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