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他身上的衣料一看便知是好料子,平阳城也未必有得卖,只是有些破了——不像是被石子或者树枝刮出来的痕迹,更像是刀剑等利器弄出来的,何况上边的血都有些晕开了,他身上有些地方还蹭上了河藻,想来上岸之前,是经历过一番波折的。
虽然对裴耀观感不是很好,邵琰还是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人,如此狠得下心对一个孩童下重手,裴耀能够逃脱,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头。
其实而今想想,前世她救下他,毕竟还是太鲁莽,这一身的伤,想也知道不会是普通人能遇到的事,万一裴耀这人是个坏的、抑或者是想要他命的人知道了此事,怕是会给一家人带来麻烦——前世她真的是好运气,居然没有出事,还顺便赚了裴耀一个人情。
然而也只是想想罢了,她对裴耀没什么利用的心思,前世只是误打误撞,这辈子,她须得更小心谨慎才是。
其实她也算不上他的救命恩人,毕竟她唯一做的,不过是跑腿帮他找了大夫而已,真正救他命的,应该是许大夫才对。
他来交州是为了去永治县定边军中投奔亲戚,伤养得差不多之后他便走了,邵琰与他没什么来往,很多年里她甚至都没有想起过这个人,再次遇见的时候,却是她与李母匆匆忙忙投奔李复,两个妇道人家上路甚是艰难,途径渡口,看见官船,听到他的名号,邵琰才恍然记起这个人,为了寻求庇护,邵琰便仗着昔日的“救命之恩”求他照应一番,出面的是李母,她并没有见他——毕竟当初信誓旦旦说不求回报的也是她,她还没那个脸,况且,那时她已经嫁作人妇,总要小心避嫌,又怎可与年轻男子相见。
原以为他会拒绝或者是嘲讽一番,却都没有发生,他安顿了她们婆媳,一路幸而有他照应,她和李母没受什么波折便到了京城,不过他与她们并没有什么接触,到了京城拿了谢仪谢他他也没收——从求助到道谢分别,都是李母出面,她和他彼此都没有照面过。
她以为他们两清了,可谁料他后来又跟李复讨要她,邵琰细细思量许久,除了他恼恨邵琰出尔反尔的行为之外,邵琰想不出别的理由——
而今想想,邵琰觉得自己可能是猜对了,像裴耀这样的出身,最忌惮的,恐怕便是欠下别人的人情债,原本对于邵家这样的门第,哪怕是对他救命之恩,多给一些财帛金银也就够了,偏那时候的邵琰年纪小,邵家虽不富裕,但是邵显也教过施恩不图报、不取不属于自己的钱财之类的话,加之她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毕竟救命的是许大夫她不过是跑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