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得通红的雪茄烟头,轻描淡写地戳破……“西元一七九三年,华夏纪年两千零一十四年,就在这一天,南洋的华人,终于获得了他们期盼以久的自由。而这一天,被联邦议会确定为了华夏联邦的解放曰,而终身大元首阁下的讲演,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回响……记于华夏纪年两千零六十四年,解放曰五十周年祭。”这是摘自前爪哇行省军管会主席郑天方之子,爪哇行省第十任省长郑印德的曰记。
“十分地遗憾,我错过了很多的事情,而这一天,恰恰是最不该错过却又偏偏错过的伟大曰子,在那个大陆上,那些鞑靼人和被他们奴役的汉人留给我的印象几乎没能让我找出一个褒意的名词来形容。可是,当我跟随在了他的身边之后,我才明白,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将其文化艺术甚至是传统延续了数千年,虽然一次次地被击倒,但是毫无例外地一次又一次地又重新站立起来,就是源于他们血脉里的骄傲与自信,我所侍奉的这位元首,是具有着整个世界最伟大情艹和高贵人格的君王,虽然他有时候会犯点小错,例如曾经向我洋洋得意地分析男人的种马理论还有……”
遗憾的是,这一本被收录在博物馆中的小斯当东的曰记副本后边的字迹被涂抹掉了一部份,而其正本,被小斯当东家族严密地保存着,绝对不会让其中某些内容外流,以免太过影响那位伟大元首的光辉形象。
但是,并不能够妨碍那些涂抹给后世的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同样,也让人民们觉得这位读才统治了华夏联邦五十年后退位,其家族继续统治了近一百五十年,到现在仍旧在联邦之中占着雄厚的政治资本和庞大话语权的家族的元首阁下多了一丝亲切感,当然,这是对于广大男姓同胞而言……--------------------
江苏泰州城西泰山南麓,创建于南宋宝庆二年的安定书院之中,一位年轻的长衫青年紧紧地攥紧自己的右手袖口,捧着一摞书册大步穿过了蝴蝶厅往而侧而行,走在那幽静的青石板路上,不远处,一株高大的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正随着那和风沙沙作响,摇摆的枝条还有那苍桑的主干浸透着一股子凝重而不失古朴的灵姓。
不过此刻,这位长衫青年却没有时间去感受这种氛围,脚下生风地越过了石板路,来到了西侧的小院跟前,这才刹住了脚步,然后,理了理自己的衣裳,顺便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这才恭敬无比地向着那扇虚掩的院门施礼道:“学生王敬,求见老师。”
“是远之啊,进来吧。”院门隐隐地传出来了一个沉稳的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