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陆仁甲特来此是为了向萧兄比试诗词!”
“我是...”
虽然都是为了萧白而来,但众人有不同的目的。
面对这些或善意或敌意的文人才子,萧白露出谦逊的笑容:
“感谢诸位的抬爱和热情,萧某清楚各位来此是为了共谈诗词之道。”
“然君子待人已成,萧某不满各位,对于诗词,在下只能算是小有涉猎。”
“临江仙一作乃是鄙人对一故事有感而发,偶然得之罢了。”
听到萧白的话,有人当作谦逊,有人当作得意,而有人却对萧白口中的故事起了兴趣。
“不知是何故事,竟能让萧公子作下如此佳作?”
【到正题了!】
心中微微一动,萧白依旧含笑回道:
“实不相瞒,相比诗词,在下更中意话本故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便是从一个名叫三国的故事中得来。”
什么,话本故事!
众人闻言愕然,文人皆以诗词歌赋为乐,更加崇尚文章经典。
话本小说在文学里只能算是小道,只有穷酸秀才会创作话本,售卖谋生。
“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留仙书局卖的聊斋志异,好像作者就是萧白!”
话本一词提醒了众人,有人会想起不久前京都广为流传的聊斋志异。
“我也想起来了,是有本叫聊斋志异的话本故事集,不过书上说原作者好像姓蒲,卖的都是萧白的评书版。”
一位买过聊斋志异的公子说道,他对此书了解的更多。
见有人作证,证明萧白确实更擅长话本故事,不少读书人哀叹惋惜,痛心疾首,可惜萧白误入歧途。
也有自诩高雅的儒生,露出不屑的神情,出声嘲讽。
对于众人神态各异的反应,萧白没有在意,表情依旧平淡。
他缓缓坐在案后的椅子上,道:
“今日萧某在此便是为了与诸位讲个故事。”
“此故事正是在下临江仙的来处。”
“诸位愿听,在下欢迎,如若不喜,可以离开。”
说完,没有理会众人是什么反应,萧白拿起架势,拍了一下醒木,朗声道: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今日故事要从一个叫东汉的王朝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