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飞留意到,严拯在说话中很自然地用到‘帝国’和‘本土’等词,完全是以一个曰本人的身份在讲话,使他感到极度失望,于是直截了当地询问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
高飞继续问道:“台湾人民是否认同曰本的殖民统治?有没有大规模的抵抗活动?”
严拯回答道:“曰本刚刚接手台湾的时候,许多汉族人和高山族人武装反抗,可是连满清政斧都不支援他们,始终处于粮弹不继的境地,最终在1915年前后全部被肃清,之后就再也没有反抗了。再加上后来曰本在台湾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横贯台湾的铁道和高雄、基隆两大港口。同时大力兴修水利灌溉工程,使耕地面积的55%实现了水利灌溉,从1895年到1925年的30年间,粮食产量增加了4倍,蔗糖产量增加了15倍,对外贸易额也增加了4倍,并且基本上灭绝了传染病。这样一来,反抗活动就基本上绝迹了。”
高飞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曰本在台湾的驻军多不多?主要的据点有哪些?”
严拯诧异地看了看高飞,脸上浮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急切地问道:“难道你想打台湾?”
高飞不耐烦地说道:“这个不用你管,快回答问题!”
严拯这才意识到自己阶下囚的身份,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本来驻扎有台湾步兵旅团和木更津航空队,可是步兵旅团在淞沪战场被贵军消灭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具体的部署情况就不清楚了。”
不知道是曰军的保密工作特别到位,还是严拯不愿意透露,高飞无法得到最为关心的台湾军队布防情况,于是高飞转变话题,开始逐步询问台湾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令高飞感到意外的是,严拯他所提的问题对答如流,很少有答不上来的时候,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如果抛开人品来看,应该算得上难得的人才。
高飞在结束提审之前,给严拯敲了敲警钟,他说:“我从你的言谈中发现,你是相当认同曰本对台湾的统治的!”
严拯大惊失色,想开口辩解,却被高飞毫不客气地制止了。然后,高飞接着说道:“不可否认,曰本人在台湾是做过一些好事,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真的是想把台湾人变成曰本国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曰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把台湾经营成为其本土提供粮食物资的基地,以便于实现征服亚洲的目的!以你的见识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们优先发展的是农业和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