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样都信奉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都是同志,你们就叫我周同志或是E来同志好了。”周E来微笑着看着两个少年,一脸儿的随和:“你们两位也自我介绍一下吧?”周E来自人早就看过他们的资料,不过自我介绍这个程序还是不能免的。
看到眼前的这位大首长如此平易近人,两位少年也发放松了不少。一名长着浓眉大眼,圆脸儿,有些虎头虎脑的少年先开了口,微微带了些淮音:“我叫胡鼎新,是江苏盐城人,今年十七岁,现在是共青团员。”
周E来微微一笑:“盐城人,好嘛,我是淮安人,咱们可是小老乡啊!”接着他又笑容满面看着另一个少年:“小同志,你又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士?”
“我也是江苏省盐城县人,我姓乔名冠华,今年十六岁,也是共青团员。”
这少年比胡鼎新更小一岁,看上去还要腼腆几分。他家是盐城县的富商兼地主,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天资聪颖,有过目成诵之誉。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几次跳级,更是以十六岁的年龄考取了清华大学哲学系!结果被中G清华大学党委突击发展成共青团员,送到中G西安办事处,准备让他和那位叫胡鼎新的少年一起去报考国民党海军军校,为党的海军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E来此时和两位神童用家乡话聊开了,说得津津有味,可是心思却已经转到了别处……这两位少年考进去应该不成问题,不过真要见到效果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中G自己要面临的“考试”,就像毛ZD说得那样是“进京赶考”。如果“考”得好在燕京站稳了脚跟,慢慢地改造奉系和国民军最终使之革命化,同时再发展重工业,整理北方的财政经济,改革土地制度……一大堆的工作如果都能及格,最终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时间问题。可万一要没有“考”好呢?还能退回陕北重新再来吗?中国历史上好像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吧?当年的李自成可就没有考好结果只当了十八天的皇帝就失败了。后来的洪秀全也没有考好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
中G中央为了这次“进京赶考”的问题也反复开会研究过,觉得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不平等条约的压迫和国民党的敌意。其它的事情,比如怎么样把奉系掌握住,怎么样改造北方七八个省的农村,怎么样发展重工业等等的……虽然千头万绪,可中G都有办法解决,只有这两条,非得要国民党配合不可。毕竟这次的中曰山东之战的胜利者是他们!他们自然也有资格出来砸碎捆住北方手脚的不平等条约。只是……他们会愿意看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