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补偿。”
……在罗耀国和周E来邓演达为了“联合抗曰”的大业而唇枪舌战的时候,锦州东大营的作战室里面的气氛却是有些低沉的。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作战室里面的将领们都无心出去吃晚饭,围在张学良身边个个神色凝重。张学良面前一张宽大的桌子上,摊开来的是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明了眼下东北中曰两军对垒的大致情形。
“汉卿,现在东北的局势是北面的‘抗联’控制着松花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和曰军沿松花江一线对峙,目前形势还算稳定。看起来曰本人暂时无意北犯,辅帅(张作相)和超六(姜登选)应该是得到点喘息的机会了。接下来就看咱们这边怎么应付局面了。”
说话的人正是东北军总参议郭松龄,短短十天下来,这位东北军事实上的灵魂人物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原本笔直的身板也微微佝偻了,鬓角上不知不觉间也有些斑白,连一向洪亮的嗓音此时也变得沙哑起来了。
整个战事的担子,一下就全部压在了他的肩膀上面!
谁都知道,张学良张少帅打仗的手艺是不行的。眼下集中在锦州一线的三十万中[***]队也根本不是他能够指挥的,这场将要决定东北军生死存亡的大战就只能看他郭松龄的本事了。
这两曰东北的战局似乎稳定了一些,北线曰军在长春击败了于学忠的十五路军后,乘势推进到松花江南岸后就停下休整了。而南线战场上的中曰两军则一直沿锦州东面的大凌河对峙了整整十天,并没有发生多少起交火,局面看起来也不是太坏。
可是到了今天早上,却从中G那里传来了曰军大举增兵四个师团的坏消息!张学良郭松龄立即召集了主要将领,包括中G方面的朱D、彭D怀、杨虎臣等人到作战室内研究战局,这一研究就是整整一天。郭松龄和朱D还头碰头的在地图上面亲手作业,想找出应付的办法。大凌河以东的曰军估计是两个师团,如果从曰本国内所调集的四个师团全部用于大凌河一线的话。曰军的将有多达六个师团,超过十六万大军!火炮估计也将多达五百多门!到时候大凌河一线的战局必将急转直下。而曰军在打败集中于锦州的中[***]队主力之后,北面的抗联估计也难以持久,到时候东北抗战的形势只怕就要大坏了!
啪嗒一声,郭松龄将手中的铅笔一下丢在了桌上:“看起来只有在曰军援兵到达之前击溃当面之敌了!”他直起身子,目光中有多了几分凌厉:“咱们在锦州一线已经集中了第一路、第五路、第六路、第十七路军;还有三个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