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上,应该颠簸不到哪里去。大夫的事,完全可以出重金请一位医术好点儿的大夫随行,大不了从杜家医馆里请一位呀!我看杜家出身的大夫们,未必不想到北方去开开眼界,增长一点见闻。我听说北平的市面上时常会有东北……不,辽东来的珍稀药材,什么人参鹿茸的,杜家医馆就不想进一些吗?”
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谢梅珺犹豫了。
谢慕林又劝她:“姑姑不如问问嗣祖母的意思?她老人家一直很挂念家乡,若能趁此机会回去住些日子,重温一下童年时光,又有什么不好呢?坐船走运河,用不着她赶路的。再说,我们那么多人在旁陪着呢,也不愁旅途寂寞。倘若能找到她娘家的亲眷说说话,聚一聚,再尝尝家乡的美味,也能一解她的乡愁吧?怎么都比她留在湖阴,成天听外头的人说姑姑你的闲话好,至少心情上能好过许多。”
最后这句话打动了谢梅珺:“你说得有理。我应该好好跟母亲商量一下。”她顿了顿,“不过这个时间……会不会太紧了些?就算我们真要北上,只剩下个把月的功夫了,未必够用吧?”
谢慕林听得出奇:“一个多月的时间还不够吗?姑姑你们又不是要搬家。”只是去北平住上一年半载而已……
谢梅珺道:“若我们真要北上,那我肯定希望母亲的身体能养好一点再出发。况且,如今已经入秋,我们肯定要赶在运河封航前到达北平的,路上再慢也慢不到哪里去。到时候北方冰天雪地的,我真怕母亲受不住。”
这个谢慕林就没办法了。事关宋氏的身体,只能由宋氏与谢梅珺母女俩做决定。谢慕林提供了多带银霜炭多烧炭盆汤婆子,还有买温泉庄子等主意,谢梅珺都听进去了,表示会与宋氏商量。
谢慕林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说完后便要告辞了,最后又顺嘴提了一句:“若是决定要北上,姑姑最后早点儿告诉我一声。我还得跟沅姐儿她们讨论铺子交给谁打理的问题。三间铺子都要交接,有两间还不在县内,这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事。”
“知道了。”谢梅珺看着谢慕林,露出温柔的微笑来,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为了给我们一家分忧,你和徽之都费心了。不管最后母亲与我是否会去北平,我们都会感激你们姐弟俩的好意。”
谢慕林摸了摸鼻子,小声道:“说话那么见外做什么?难道我们和你们不是一家人?”
谢梅珺笑了,搂着谢慕林搓揉了几下,差点儿没叫谢慕林抗议出声,方才放开了她,正色道:“放心吧,我估摸着,母亲心里也是愿意回北边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