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段,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厂停工,有接近一半的工人面临失业的危机。
而在第二轮的经济危机中,英国所有停工的工厂加起来也只有总工厂的五分之一不到,这还是两轮经济危机叠加造成的影响。
当然,对于大英帝国来说,第二轮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如果没有第二轮经济危机的话,大英帝国支援奥斯曼帝国的力度都能大很多。但现在,英国因为国内的工业和经济也遭受波及的原因,支援奥斯曼帝国的力度并不大,也压根没有动用军队干涉这场战争的想法。第2/2页)
是的,就是战争。以附属国为存在的塞维亚和门第内哥罗,已经在几个月前宣布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宣战理由为收复被奥斯曼帝国非法占领的法理土地。
眼看着巴尔干半岛的火焰越来越猛烈,奥匈帝国和英国只能呼吁双方保持理智,同时尽可能支援奥斯曼帝国,确保奥斯曼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具备优势。
仅仅在9月一个月的时间里,英国就向奥斯曼帝国运输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奥斯曼帝国也凭借着这些武器装备和塞尔维亚以及门第内哥罗打的有来有回,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还能占据上风。
英国的这些宝贵援助对奥斯曼帝国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一般。因为早在去年年底,奥斯曼帝国就因小亚细亚半岛发生大饥荒的原因,导致帝国财政崩溃,甚至无力维持现有的军队。
奥匈帝国这边,在巴尔干半岛战争打的异常热闹的时候,奥匈帝国已经在考虑俄国介入战争之后的处理办法了。
从目前掌握的现有信息来看,俄国人很难不介入这场战争,除非英国直接宣布帮助奥斯曼帝国平叛。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除非有足够的利益,否则英国人不可能主动的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就算英国人真的愿意加入到这场战争,这对奥匈帝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吗?恐怕未必。
有着英国的亲自下场,奥斯曼帝国肯定能够很快结束平叛,并且还不用担心俄国人的危险。
但之后的奥斯曼帝国肯定会被英国人渗透,奥匈帝国方面想要再渗透巴尔干地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目前的奥匈帝国处于比较模糊的态度。如果非要说的话,奥匈帝国的态度更像是希望参与巴尔干半岛局势的俄国和英国全部消失,这片土地只留下奥匈帝国一个列强才好。
奥匈帝国罕见的在巴尔干半岛局势方面保持了中立,耐心的等待英国和俄国新一轮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