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些都尉如此倨傲,余长宁不由尴尬地摸了摸鼻尖,轻轻拍案正要说话,端坐一旁的柴秀云已沉声下令道:“马都尉,就有你来向钦差大人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诺!”随着一句亢声应答,一名满脸胡须的将领大步跨出,拱手朗声道:“大人,参与此次叛乱的共有四支部落,分别名为处毕、迟罗、完息、烈延,其中已处毕部最为强盛,实力几乎是另外三部落加起来之总和,势力不容小觑。”
“哼,再强盛强得了我们大唐吗?当真是不知量力。”余长宁嘴角划出一丝不屑地笑意,问道:“叛军兵力又是如何?”
“回禀大人,根据探子得来的消息,叛军共有八千余人,其中处毕部落出兵四千,其余三部皆是出兵千余,与我军隔着桑干河对持。”
“哦,那为何你们不进攻?”
面对余长宁如此问题,马都尉颇觉不好回答,询问的目光望向了旁边一言不发的柴秀云。
“大人,在这里本帅向你解释,”柴秀云长吁一口气道,“我军初来乍到,可谓人生地不熟,加之草原胡人对我们敌意重重,一时之间根本没有适合的战机,若是仓促出战,胜负难料也!再者,因四部落叛乱初起,若我大唐已仁政化解,事情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有很大的可能,实在犯不着急切求战。”
“柴将军之言当真荒谬绝伦!”余长宁口气昂昂地一句当先平叛,拍案高声道:“本驸马虽然不通军事,但也知晓刚来须立威之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虽是可贵,但真正的和平却是靠军队打出来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不能狠狠地教训一下那些草原蛮夷,还以为我大唐怕了他们!”
都尉中有一名突厥出生的胡人将领,听到余长宁侮辱胡人之言顿时大怒,也不管他的钦差身份,出列黑着脸怒斥道:“大人此话大错特错,目前虽有四支突厥旧部反叛,但不能代表我们归顺大唐的所有胡人,就拿我来说,从军十余年一直效忠大唐,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人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实在伤尽我等胡人将士之心!”
“冬都尉此话不错,在下赞同。”
“对,军营中大家都是来自天南海北,胡人汉人都是兄弟!”
“冬统领为国尽忠,实乃我等楷模,大人此话却是不对!”
一时间,众将领七嘴八舌地出言指责,表达对余长宁言语的不满,整个幕府顿时闹哄哄地一片。
余长宁微笑地注视着群情激奋的将领们,其镇定自若的表情仿佛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