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分化成为了两派,一派是以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为首的主和派,提议派出使臣前去调解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矛盾,争取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另一派则是以李绩、马周为首的主战派,提议采取强硬姿态应对高句丽的举动,派出大军援助受到侵略的新罗。
除了丞相们外,大殿中还有晋阳李治与吴王李恪,这段时间的议政议事,李世民几乎都宣召两人前来参加,大臣们全都心知肚明,这是陛下想要在两人之间确定太子人选的表现。
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群臣们稍安勿躁,问一旁的李治道:“稚奴,时才你也听了宰相们对高句丽之事的意见,你觉得该如何处理为妥?”
李治生性腼腆,寡言少语,加之很少在父皇与大臣之间发表意见,一时之间不禁有些面红耳赤,半响后才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此事宜和不宜战,高句丽地处辽东易守难攻,昔日隋炀帝发百万大军也对其是无可奈何,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大唐万不能重蹈覆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