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市城变成了一堆断壁残垣,旧貌不复存在。
打马行至城池边缘,李世民驻马而立观望良久,兴奋大笑道:“安市呵安市,你胆敢阻拦朕之脚步,自然只有自取灭亡之途,传朕之令,待到大火熄灭后夷平安市,让之永远沦为黄土。”
李绩亢声应命道:“臣遵旨。”
听到李世民这一席话,余长宁心里面却是颇有感触,的确,在大唐天子面前,小小的一座城市又算得了什么了?
正在余长宁思绪纷乱间,李世民突然高声开口道:“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余长宁何在?”
见所有同僚的目光朝着自己望来,余长宁恍然醒悟,急忙翻下马背大步行至李世民马前,深深一躬开口道:“臣余长宁在此。”
李世民轻轻颔首,含笑说道:“这次能够攻破安市城,余卿当记首功,传朕旨意,加余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望卿以后继续砥砺奋发,再为大唐建立新功。”
话音刚落,众人全都惊讶呆愣了,均没有想到李世民的封赏竟是如此丰厚,直接加余长宁同中书门下三品,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啊!
贞观时期,李世民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天子如果想指定其他官员参予政务的,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资历不及三品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事实上的宰相。
如今余长宁以从三品国子监祭酒之身,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同于直接成为大唐宰相,尽管资历德望尚浅,然而古往今来年仅二十些许成为宰相者,除了秦国时期的甘罗,似乎就只有余长宁一人,如此少年英锐国之重臣,相信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够成为大唐的中坚力量。
而面对余长宁,所有人都生不出一丝一毫的嫉妒心,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功劳成绩的取得,全是这位天子帝婿依靠自己努力争取得来的,并没有仰仗丝毫的裙带关系,而且这次若没有他的献计,唐军岂能轻易攻破安士?有此封赏似乎也算理所当然。
余长宁自然明白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意义,看到同僚们惊羡的目光,他却没有多少高兴之情,这并非是他嫌弃李世民封赏太低,而是成为宰相以为就须得扛起举国政务,如房玄龄等人一般整日忙碌不停,彻底与悠闲舒坦的日子告别,对余长宁来讲,那当真比杀了他还难受。
感觉到李世民满含期待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余长宁再也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陛下,这个,微臣能否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啊?”
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