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登州等地官员驰援兖州,地方衙门就选择了敷衍。
多地一起不听命令,这种事情在大虞历史上,都非常的少见。
按照惯例,只要发生了这种变故,官场就要进行大换血。
巡抚肯定会丢官去职,无法管好下面的人,那就是妥妥的丢分。
拒绝执行命令的一众知府,集体调整岗位。
同知、通判,也会陆续遭到调整。
人事调整完成后,才是秋后算账,慢慢追究责任。
只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大家都忙着应付北虏,暂时没有精力搞这些。
山东巡抚注定倒台,现在已经进入养病状态,布政使及其他省里高官,却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花大代价请勤王大军出动,就是他们的一次自救行动。
作为演员,收了人家的钱,肯定要办事。
能不能救回衍圣公是其次,最少要让大家都知道,山东省为了拯救衍圣公,做出的努力。
小插曲结束,大军继续前行,很快就进入了兖州地界。
“参将大人,前方五十里发现北虏骑兵,他们似乎在追捕着什么人。”
收到探马传回来的消息,舒忠义暗骂自己倒霉。
内心深处,他在不断祈祷,千万别遇上衍圣公。
名义上过来接应衍圣公的,架不住自己大人,不想看到活着的衍圣公。
遇上这种脏活,只能算他倒霉。
没有李牧的支持,他还是一名备受排挤的小千户,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爬上参将的位置。
未来的前途,也同李牧紧密绑定。
不执行命令,现在拥有的一切,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执行命令,又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稍微走漏一丝风声出去,他这个执行者就死定了。
文官集团的集体反扑,没有谁能够扛得住。
“继续再探,先搞清楚敌军的兵力再说。
我们的踪迹已经暴露,很有可能是敌人故意设下的陷阱,必须要小心谨慎。
传令下去,大军下马休息半个时辰。”
舒忠义当即下令道。
以往的时候,他都希望敌人越弱越好,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希望北虏更强一些。
最好能够干脆利落的把衍圣公斩杀,然后他再带着队伍,抢回几名圣人后裔回去交差。
甚至不需要圣人嫡系后裔,只要能扯上关系,甭管血脉有多远都无所谓。
……
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