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开始,每天三更。第2/2页)
外面寒风凛冽,屋里温暖如春,坐在热炕上,喝着热乎乎的丸子汤,啃着骨头,别提多美了。
“得亏小曲大侄儿枪法好,要不然咱今晚上就只能回家吃酸菜炖土豆了。”
一边吃饭,郑青山一边笑道。
东北冬季寒冷,没有什么新鲜菜蔬,只有秋天储存起来的萝卜、白菜、土豆,还有腌的酸菜、咸菜。
一整个儿冬天,几乎就是这几样菜。
酸菜喜油水,没有大油不好吃,于是有人就把酸菜和土豆切丝,一起炖。
这样不需要那么大的油水,吃起来也还行。
有的人家秋天白菜留少了,不太够吃,也会用白菜和土豆一起炖。
这玩意儿第一顿吃还行,等着第二顿一热,就是一股猪食味儿。
啥味儿也得吃,家里就这条件,不吃,那就捧空碗。
所以,东北的孩子都嘴壮,主打的就是一个啥都能吃得下去。
郑青山他们是猎户,入冬了经常进山去打点儿啥,家里好歹还能见着点儿荤腥儿。
不过像今天这样,敞开了吃肉的机会,还是极少的,谁家舍得这么个吃法儿啊?日子不过了?
“哎,大侄儿,要不你们就在这儿多住几天呗。
我看你们都有快枪,咱得空再去山里打猎啊?”郑青山提议道。
“叔,我们还要去东岗,然后从东岗那边直接往回走,打猎啥的,可能是够呛。”
曲绍扬摇摇头,他们是来收山货,找人商议买参栽子的,哪有工夫在这儿打猎啊?
“哦,那没事儿,明天一早晨,我就去村里,挨家挨户的给你们吆喝一声儿。
你们收了货再走。”郑青山闻言也没不高兴,继续跟曲绍扬唠嗑儿。
“小曲啊,你不是要收皮张、野山参啥的么?
我认识几个老山狗子,他们手里头好东西可多呢。
我看啊,你们可以在这儿多住两天,我领你去找他们。”那边,老孟头开口说道。
所谓的老山狗子,就是孤身一个人住在山中的窝棚里,靠打猎、采集等为生,远离村镇,离群索居的那么一群人。
这些人有的是早年留在东北的满人,有的是闯关东过来,一辈子没娶媳妇,或者没儿没女的人。
他们不爱与人来往,就在山里压个小窝棚,周围开一小片荒地,自给自足,远离人烟。
曲绍扬听师父提起过这种老山狗子,知道越是这种人,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