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提到你,第一印象就是你那又臭又硬的脾气,换句话说......太子殿下认为你对他并无忠诚。”
“这怎么可能?!老夫对太子殿下推崇备至,试问这天下,这华夏古今还能有谁比当今太子殿下更加英明的?!”
“老夫怎会对太子不忠?!”魏征愤怒大叫。
见李纲和虞世南两人含笑不语,似乎是根本不相信一般。
魏征不由着急辩解起来。
“老夫在长安只是,对太子殿下在并州的各项政令,还有军务方针都有研究,那《大唐新报》《大唐军报》还有商报甚至是医报老夫都看过!”
“便是那房玄龄和杜如晦,在长安之时,都需要请教老夫!”
“老夫怎么可能会对太子殿下不忠?!”
李纲轻笑一声。
“你跟我们二人说有什么用,现在的问题是,你要让太子殿下相信你。”
“是名曰流放,实则给你贝加尔郡刺史之权,还是真的流放,让你去那边吃苦头,而这封标榜史册的功劳依旧交给孔颖达,可不是我们二人说了算......”
.......
“太,太子殿下,嘿嘿,您在用膳啊......下官多有打扰......”
午膳时分。
李佑、李治、李贞三个还在太原府的皇子,一脸错愕的看着眼前这个佝偻着身子。
明明腰间还佩戴着象征着正五品上的青鱼袋,一副卑微讨好的模样,却是和自家皇兄身后的王德他们有得一拼的身影。
谁能够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那位在民间都传闻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谏议大夫,魏征魏大人呢?
魏征此刻手中捧着一份经过认真梳理,甚至还请教了李纲和虞世南两人做了修改的,《贝加尔郡五年发展计划》,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此刻李承乾的反应。
“东西拿来吧。”
听到李承乾一声吩咐,魏征瞬间一喜。
急忙便是弯着腰,将手中的文书呈递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贝加尔郡五年发展计划》:1、首先以稳定当地民生、借鉴镇北道突厥融合之策,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及牧草种植,保证贝加尔郡可以在一年的时间里,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维持当地驻军的日常消耗。
李承乾微微颔首,至少没有真的像什么读书读傻的文官们一样。
面对那些被打败统治的突厥和回纥族百姓,上来就搞什么汉化融合......
不过受限于信息的不足,魏征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