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马。又派人带一半的银元回去东山省,送给那伙著名的马贼,招揽他们过来辽省。
莫理高是秀才,有实战经验,很会理论结合实际,现在他有钱有粮了,派出人带着粮食四下乡村,开始赈灾,县城里也大开粥棚。一来二去,让他在辽省闯出名堂,队伍越滚越大。
马贼来了,民心收买了,队伍快要和大师兄再世时并肩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养活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庞大的队伍呢?
抢老百姓肯定不行,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可是不抢劫又养不活手下上万人马。他找来几个头目合计,几番讨论下来,定下吃大户的方针。
方针既定,本省地主老财可就遭秧了。他连夜找来当地人了解本省情况,先挑几个民团弱的县城攻打。他不分兵,知道自己这批人是乌合之众,惟一的凭仗就是人多,点齐兵马一哄而上,那时人数也就万把人,可是有的县城连婴儿算上也没有一万人,自然而然被他打下来。搜刮城里的财主之后,去乡下,去每一个有地主老财的地方,抢。然后又赈灾,然后又招兵买马,然后又抢。
就这样,他带着人马象一群蝗虫,席卷大半个辽省。
直到今天,已经膨胀到三万多人的匪帮,准备抢十六标旁边那座城市。
莫理高身为辽东巨匪,其实名不符实,他长得很斯文,身材不高,还很瘦小,一点也没有土匪的样子,反而象个书生。此时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通住16标的大道中央,身披绣金线的金黄大氅,头戴纯金做的金冠,身后两面金色大旗高高竖起,上面写着红通通的两行大字:“除暴安良,劫富济贫”。
这天又是大睛天,太阳将大地照得一片金黄,如此一来,离得远了,瘦小的莫理高浑身黄金装束,融合在明亮的天地之中,只有恍惚的影子,人是看不真切。
至于这身黄金装备,莫理高的理由很朴素,身材不够,外貌来凑。
已有手下发现来自16标方向的骑兵,前锋三百人自三台子传回一切平安的信息后,便无音讯,连续派出去的探子最远距离也没能探到三台子那里。行军一天了,很多人还没回来。他回头望向身后队伍,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三万人接连跟在后面,各种旗帜都有,真是遮天蔽日,场面壮观之极。
人骗得多了,就更怕被人骗。莫理高浪迹江湖好几年,成功过也失败过,人变得比兔子还精,种种迹象下来,总觉得哪里有蹊跷,可是他又两眼一抹黑,什么信息也得不到,只能照经验推测。
他估摸着,那些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