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选择。
嗯,当初听闻这种玩意的时候,把本公子给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有穿越者已经先期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从美洲大陆把红薯这玩意带到了亚洲。
后来见到了实物之后才知道这种大薯原产于天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野生者块茎多为长圆柱形;栽培者块茎变异较大,呈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扁圆形而重叠,或有分支。
呈不规则圆柱形,与红薯大小相仿佛,表面浅棕黄色至棕黄色,有纵皱纹,常有未除尽的栓皮痕迹,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散有少量淡棕色小点。无臭,味甜微酸,有粘性。
而这玩意我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像是后世吃的黄芯红薯,不过为了安全第一,我还是把这玩意交给了皇家医学会,经过了皇家医学会的会员们的研究,确定此玩意无毒,并且还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等功效。
煮熟之后食用的话,口感软糯,吃起来感觉有些像是山药和红薯的综合体,而且还有一股子山药的清香。这玩意最适宜的还是熟食,不论是蒸煮或者是油炸,都风味颇佳。不过,只能适应南方气候,也就是胂莉地区,岭南地区,滇南还有交趾地区适合种植。
产量不小,在交趾之地的那些土蛮子,一亩地也能够种出有三百来斤的收入。而在派驻交趾农人的精心操持之下,产量达到了五百斤之数。
这样的产量,的确算是很大的,重要的是,不择地,只要是炎热地带,甭管是山区还是低洼地带都能够生长。而岭南、胂莉、滇南地区都多山少平原,这玩意很是适合种植。
而且还耐储藏,裹上了湿泥之后,摆放在阴凉的地窑里边,搁上两年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此产量,并且还能耐久储的食物,实在是令本公子很是欣慰,虽然产量远远比不上来自新大陆的那些高产主食。
但是在华夏帝国的足迹还没有踏上新大陆之前,这些玩意都是我们所急需的相对来说很高产的主食。
目前,本公子已经下令,在胂莉郡一带试种,效果良好,不过尚未完全推广开来。另外就是交趾一带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但粮食能在保证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能够向外输送,另外,各种矿产也十分丰富,还有就是木材资源丰富得令人发指,更有许多用以修造船只的优良木材,树龄高达百年以上的比比皆是。
据那些老船匠言,有了这样的造船良材,别说是五百吨级的船,就算是一两千吨的船舶,他们也有把握造得出来。
虽说这话显得有些浮夸和自吹自擂之嫌,但是,也说明了优质的木材是造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