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了天子的那不满万的兵马,可谓是连战连败,最终,连像屈大将军这样百战百胜的大将军也只能无奈之下归降。”
几个老头和中年人在边上一边吃喝一面吹得不亦乐呼,而且还时不是有旁桌的人加入到讨论之中,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兴奋与激动,却浑然没有半点因为五万吐谷浑大军赶来而感到紧张似的。
坐在我旁边,品尝着清茶的裴仁基朝着我悄声笑道。“连远在边陲之地的百姓,都对朝庭有如此信心,足见陛下治世之才。”
我摇了摇头,很是谦虚地道:“哪里,某不过做了一位上位者该做的事情,更多的,还是靠着像叔父您这样一心为国的军人,还有那些治民的文臣。我华夏,方能有今日之盛。”
这里的酒味道一般,但是很清甜,菜也不怎么样,但是,看到了这样的民心,实在当大快朵颐痛饮之。
裴仁基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陛下您真的要去?”
“那是自然,如今大军进驻此地,距敌不过五十里,朕身为一军之主,自然要去探个虚实。”我很是一本正经地道。当然,实际上就是在军营里边呆着实在无聊,再说了,咱好歹也是马上夺天下的皇帝,这样的战争,也需要去了解一些真实的敌情。
话音刚落,一大票的文武大臣又开始叽叽歪歪,就好象本公子不是去视查敌情,而是羊入虎口小萝莉,一出门就会有无数怪叔叔举着棒棒糖来忽悠天真无知的俺似的。
最终,在本公子的坚持之下,裴仁基站了出来,愿意陪同本公子前往视查敌情。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的侦察敌情,自然不能带着一个禁卫团的骑兵,不过,还是不得不带上了一个营五百人的禁卫军骑兵,再加上裴仁基的护卫,六百多名骑士,驰出了大营,直往前方疾驰而去。
沿着黄河岸边向着西方奔行了大半个时辰之后,抵达了距离我们驻地五十多里地的吐谷浑大营所在盆地。
这里距离黄河岸边约十数里地,这是一片十分美丽而又辽阔的草原,远处那翠绿的青山交叠,连天尽显碧色,一队队的吐谷浑骑兵,就如同在放牧一般,围着那连天的碧草中央位置的大营,或策马奔走,或驱赶着马匹还有作为口粮的羊群去放牧。
而大营的帐蓬之间,可以看到一堆堆的篝火撩起的烟雾寥寥随着风而起伏,渐渐地消散在晴朗的天空,还有那时不时传来的悠扬歌声,浸着一股草原的辽阔与空旷。
吐谷浑人并没有脱离游牧民族的习性,他们的作战与行军方式与突厥人十分相似,不过这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