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卷 第233章 我是彻底服了(8 / 13)

可一梭子高机子弹终结了他的痛苦和绝望,这排子弹恰好从下往上击中他的身体,将他打成了一团爆裂的血雾。

与此同时,那架黑烟缭绕的侦察机一头撞在地上,炸成了一个大火球。

战士们的欢呼声更响了。

卫宁命令道:“加速前进,这侦察机回不去也是警报,鬼子很快就会盯上这里,防空营加强防空,各部队提速,两小时内赶到淮河南岸。”

“遵命!”

卫宁琢磨了一会儿,决定回去后得给防空营整点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高射炮从发现敌人到布防射击需要时间,适合提前准备。

而高射机枪虽然灵活,随时能开火,但对付低空目标还行,高空目标就差劲了。

得弄种能补上这两型防空武器短板的新式家伙,红外制导的单兵防空导弹就挺合适。

二战那会儿的螺旋桨飞机,用的都是活塞式发动机,还都搁机头那儿,一点红外抑制设备都没有。

在红外制导导引头那冷凝技术眼里,它们就是天上飞的大火炉,显眼得很。

卫宁琢磨了一会儿,打定主意回去后先弄一批放北陵军校,慢慢教。

毒刺或者前卫导弹可不是40火那种扛起来就能打的玩意儿,得培养一批懂红外制导技术原理、会使的人才。

打下这烦人的苍蝇后,战士们虽然欢呼了一阵,士气高涨,

但也都从卫宁的命令里嗅出了日本人的反应在加快。

这侦察机回不去,日本人也能猜到他们的位置,然后派大军来围,到时候就棘手了。

卫爷说得对,撤退得加快速度!

于是,大军主力加快了撤退,车队提速,骑兵更是冲到了前面,

飞奔着朝淮河赶,争取最短时间过河,免得被日军第13师团和第3师团给夹击了。

年轻骑兵一脸佩服:“营长,你说得真准,要是让那些伪军慢悠悠地撤,说不定路都没走一半,咱就被鬼子发现了。”

孙胜德笑了笑:“那当然,你以为卫爷能让鬼子恨得牙痒痒还拿他没办法是靠运气?那是真有两把刷子!”

年轻骑兵连连点头:“我是彻底服了。”

公路上,车队嗖嗖地跑。

卫宁坐在颠簸的指挥卡车上,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下令:“赶紧联系北陵县,用加密跳频电台。”

通讯兵:“是!”

北陵县,云磨山山顶,通讯中心。

蒋祥辉亲自守着,二十四小时等前线的消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