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54拓展新业务(2 / 3)

三国便利店 沐晨圆直 2598 字 6个月前

棉衣,每一件……给十斤稻谷加十斤土豆粉或者红薯粉、玉米面之类的。”

这一批出去卖粮食的,还是只卖了稻谷。

土豆红薯这些诸葛天都没有卖,人家买去很容易拿来种植。

他又不是啥心怀天下的大善人,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卧龙村的人只要不饿肚子,其他地方和他没多大的关系。

就是卧龙村收获回来的土豆红薯也大多数打成了粉。

玉米也磨成了玉米面。

“行!”廖化点了点头:“那下午就去找黄老头。”

卧龙村粮食多,这一点还是给得起的。

而且找的都是黄老头治下邓县的百姓,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支援了。

黄老头得了廖化的消息,自然是高兴的。

就算是在荆州地界,过冬的时候好多百姓家里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能让他们多点粮食总是好的。

只是也不能叫百姓一股脑都跑去卧龙村缝衣服啊。

最后两人一商量。

直接把布料和棉花拉倒邓县来,由黄忠的人发下去。

一件棉衣的衣料加上三斤棉花。

东汉一斤就224克,三斤差不多现代一斤多一些。

收回来的衣服也有那么重就行了。

到时候拿衣服换粮食。

都是邓县登记造册的百姓,也不怕有人拿了这点东西就跑了。

更何况在好多百姓看来,这么一件衣服,还不如那二十斤粮食呢。

黄忠第二天上午贴了告示,下午卧龙村那边把衣料和棉花送来。

在城门口半天时间就被邓县的百姓都给领了回去。

有的领了一件的,有的自觉动作快的,则是领了两件。

衣料要裁剪做成衣服,能剩下不少的边角料。

这些边角料用来缝缝补补的可是好东西。

有动作快的,三五天就做好了,然后去了邓县的县衙换粮食。

其实也有百姓将信将疑,也就是黄老头在邓县官声不错。

不然还真没有多少人相信有人拿这么多粮食换他们缝一件衣服。

“重量没问题。城北二巷刘氏交棉衣一件。”一个官吏过秤以后,确认没有问题才高声喊着。

然后另外一个人把装好的十斤米当着刘氏的面放在秤上给她看了看。

“十斤谷子,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刘氏连连点头,从小吏手里接过袋子,才放下心来。

“还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