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20章 非暴力不合作(2 / 3)

南北通道之后,就堵死了锡兰军队的企图,双方在锡兰北部平原上展开了激烈战斗。

北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非常适合宋军的骑兵作战,而锡兰的军队虽然也有少量的骑兵,但主要以步兵为主,他们的国力根本不足以培养一支强大的骑兵,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因为宋军兵力是对方的两倍,加上拥有强大的骑兵,战斗持续了半个月,十七万锡兰的陆军被全歼,当然有十万是投降了,剩下七万被歼灭。

赵桓并不认为他们战场取得了胜利就彻底控制了锡兰,当初朱罗王朝也一样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最终没有能控制锡兰,最终还是被锡兰人赶出去了。

所以要获得锡兰人的心才是关键的。

他把国王押到了城楼之上,当着全城百姓的面砍下了国王的脑袋,并悬挂在了旗杆上示众,所有的文武百官一律处斩。

他就是要用血腥高压的一面先进行震慑,并拉近与锡兰百姓的关系。

果然,百姓欢欣鼓舞。任何一个国家受苦受难的百姓永远是大多数,而对他们进行盘剥奴役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国王。

国王和大臣与普通百姓永远都是敌对状态,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以赵桓处死国王和大臣不仅没有激化矛盾,反而缓和了大宋与锡兰百姓之间的关系。

赵桓下旨将锡兰国改为大宋的锡兰都护府,任命苏拉纳为第一任总督,封为皇家子爵。

虽然锡兰国百姓对国王的死欢呼雀跃,但锡兰国的百姓对大宋军队的到来却依旧充满了敌意。

加上语言上的不通,生活习惯上的不一样,使得大宋的将士即便想与当地百姓拉近关系也很困难,也就无法像在大和、高丽等地那样,能迅速的打开局面,获得百姓的拥戴,毕竟这两个地方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

不过好在锡兰国崇尚佛教,与人为善,不愿与人争斗,因此暴力反抗的情况倒比较少见,可大宋遇到了很多不合作的冷暴力。

苏拉纳被任命为锡兰国的总督,他进行的第一步就是撤职换一批官员,搭建起亲密于他的官员班子。

原来的王国的高级官员之前已经被皇帝赵桓下令全部砍头了,所以需要重新物色新的朝廷大员,才能够推行各地的行政管理。

但仅仅是这一步,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在大宋领导下当官。

苏拉纳费了半天劲,也只找到了少量的官员愿意接受大宋的统治的。

这主要是因为锡兰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雨水充沛,土地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