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认为,他相信大宋皇帝的判断,因为这到了战场上他真的感觉到了不对劲,这是一种经验丰富的将领拥有的战场的本能。
战场不应该这么冷清,罗姆苏丹国一定在搞什么阴谋。
他立刻派传令兵向君士坦丁堡小皇帝做禀报,要求撤回海峡罗马帝国本土,利用君士坦丁堡强大的城防来抵御敌军的进攻。
但是他的话被小皇帝耻笑为懦弱,小皇帝甚至大发雷霆,对着一众大臣怒骂大统领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如果是这样,那只有临阵换将,让一个年轻有冲劲的将领去率领这支军队了。
又等了十多天,还是没有等来敌军的决战。雇佣军百无聊赖的把马放在山坡上吃草,他们则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小皇帝见大统领长时间按兵不动,很是生气,马上派传令兵要求大统领将军队往前压,兵临城下包围城池,逼迫对方出来决战。
可是大统领不同意,依旧把军队驻扎在君士坦丁堡与尼科米底亚的中间地带。
皇帝派来的使臣质问他为什么按兵不动,大统领皱着眉说道:“敌人很可能有阴谋,我们不能冒进。待在这里我们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迅速撤回君士坦丁堡。
如果我们再往前,一旦被敌人包抄,我们将没有退路。”
小皇帝的特使把这话告诉了小皇帝,小皇帝气得大骂,他立刻亲笔写信,并派了他的父皇身边的贴身宦官,宫廷大总管老大卫亲自前往,逼迫大统领出兵,向突厥人发动进攻。
老大卫拿着皇帝的亲笔信来到了前线,见到了大统领。
虽然小皇帝非常生气,但是老大卫不敢生气,他对这位在军中有崇高威望的大统领约翰·阿克苏赫充满敬畏。
这是老皇帝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他之所以按兵不动,肯定有他的想法。
对军事大总管不懂,所以不敢妄加评判,只是把小皇帝的信交给了大统领,并委婉的提醒大统领,说小皇帝非常生气,希望大统领能够看完信之后发动进攻。
大统领把信打开,见这封信满篇充斥着小皇帝对他的臭骂,骂他懦弱胆小,丢尽了罗马帝国军人的脸,如果他再不进攻,就立刻撤了他的职,让他回家抱孩子去。
大统领当然知道小皇帝为什么着急着让他尽早与突厥人作战,那是因为他们现在用的军队都是雇佣军,而雇佣军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多等一天就多一天的开支。
这对帝国本就不富裕的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尽早作战,击退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