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杨屏开始竭力反对,也看不上那点兵权和功劳,主要是她对杨隆完全不了解,担心他扛不住事,手腕不够。但是杨宪当时心灰意冷,不愿意承担,还给先帝建议劝杨屏交出权柄,给老七明说,可保无虞,但是杨屏的性子却是刚烈至极,考虑到李泌遗言中对于反噬的推断,愿意以身死安抚群忿。
苦劝不听,只好遂了她的心愿,宫里边有些事根本瞒不住,所以杨隆也是真恨她,才不留情面的杀了,还囚禁他的两个儿子。
“可我知道,父皇还是有遗憾的,他料定你定然不会轻易放过姑母后人,却决定由着你推动,发展到那一步都顺势而为,这样对氏族大家始终有个交代,毕竟陪葬的是皇族长公主殿下还有她的后人,只会觉得自己选错了人,否则难保他们不会铤而走险。事后,禁军总管冯彝告老请辞,拥戴你的薛仁信这才在他的推荐下接掌禁军。”杨宪将话一口气说完了,深深的吐了口气,二十年了,埋藏了二十年的隐秘,今日终于对老七说了,父皇在天之灵也可安息了。
杨隆彻底服了,难怪当时觉得有一丝太顺利的感觉,权势滔天的长公主殿下不堪一击,军队因为自己安插了亲信,也是平稳过渡的,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平叛的功绩让三军敬服呢,唉。
“与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内疚和认错的,而是告诉你,君王为社稷无可厚非,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否则姑母身死之时,我为何毫无阻拦?但是此次你与那晏氏,确是以我看来,对你的威信会造成许多影响,你先听我说完,我也不是要责怪你,你是皇帝,自然是有目的,可惜,以我观之,你想利用晏家一族取代武家,很难,就算成功了也不过是造就了另一个武家罢了。更错的是既然要这么做,就该彻底些,又狠不下心对自己的儿子下手,这件事情……唉。”
杨隆一直觉得自己性格刚毅有太祖之风,结果如今看来,狠戾不及大哥,城府不及先皇,隐忍不及姑母,竟是有些可笑。
“我一直犹豫不决,就是想着怎么处置这晏家,杨显我也承认看走眼了,否则哪里会做这事呢,唉。也有想着有可能要用杨显,所以我一直犹疑,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丢弃晏家,那更没办法交代了。一时不能决断,还望大哥教我。”杨隆说着放下姿态,朝着杨宪拱手施礼。
“嗯,我知道你在犹豫什么,不过既然已经发生了,切忌优柔寡断,我也想过……你看看这般如何,那朔州卢氏仅次于王氏,又是传自续汉的大家族,根深叶茂,不如求其淑女,以续相王之嗣。”
“卢氏?那卢氏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