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比例,观察不同配置下系统的运行效率。
日复一日,宋咸鱼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平衡点,同时将自己的理解与懒神的传承相互印证。他发现,最佳的状态并非静态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的协调——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两种力量的比例。
“就像呼吸一样,”他恍然大悟,“有吸入,也有呼出,缺一不可。勤奋和懒惰也应如此,在需要爆发的时刻全力以赴,在需要恢复的时候完全放松,形成一种节奏感。”
这种理解让他开始构建一套全新的修炼体系——既不是逍遥门原本的“省力修炼”,也不是传统门派的“苦修精进”,而是兼取两者之长的新路。
“懒中有勤,”宋咸鱼为这套体系命名,“核心在于精准地分配精力,既不放纵懒惰到无所作为,也不盲目勤奋消耗精力,而是在关键时刻付出必要努力,平时则保持精力储备。”
随着理论框架的确立,宋咸鱼开始将这种理念应用到具体的修炼方法中。他设计了三大模块:修炼、战斗和生活,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技巧和原则。
修炼模块中,他融合了逍遥门的省力技巧和传统门派的突破方法,创造出一种脉动式的修炼节奏——短暂的高强度修炼后接以充分的休息,比起持续的中等强度修炼更能提高灵力质量和修为进展。
战斗模块更加强调能量的精准使用。传统战法往往以力压人,消耗巨大;而逍遥门的战法虽然省力,但缺乏决定性的爆发。新体系则教导修士如何在战斗中保持最佳的能量分配——何时节约,何时爆发,如何在两者之间灵活转换。
生活模块则是对日常修真生活的全面指导,从饮食起居到社交活动,都融入了“懒中有勤”的理念。这部分看似平凡,实则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因为生活习惯决定了一个修士的长期状态。
三个月后,当宋咸鱼感到自己的理论已经成熟时,他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这套体系命名为“平衡之道”,并整理成详细的修炼手册。这本手册不仅包含理论解释,还有大量实用的练习和验证方法。
闭关第五个月,宋咸鱼开始亲身实践这套体系,调整自己的修炼方式。令他惊喜的是,当他完全按照“平衡之道”的原则修炼时,不仅灵力的质量得到了提升,修为也出现了突破,从金丹后期迈入了元婴初期的门槛。
更重要的是,他对懒神能量核心的控制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这股力量维持周围环境的稳定,为建造“平衡阵”做好了准备。
闭关结束的那天,宋咸鱼推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