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如此坚定的信念,李邵下令全军攻城,他亲自督战,还把手下一千骑兵设置为督战队,谁敢后退,当场斩杀,绝不留情!
两万叛军四面围城,从四面八方开始了进攻,看上去确实很有气势。
那战鼓擂响,号角吹起,整个战场刹那间杀声四起、声势震天,颇有决一死战的既视感。
但正所谓会咬人的狗不叫,李邵和叛军的行动非常贴切地彰显了这个道理。
叛军没有重型攻城器械,只有临时赶制而成的云梯和撞击城门所用的撞木,就靠着这两样简易的攻城器械,叛军开始了四面围攻,而迎接他们的是汉军周密的部署和准备。
李邵整支部队只有五百弓手,为了增加对城墙压制火力,他又赶鸭子上架,硬生生挑选出来了两千多人,让他们拿着弓箭,给他们赶上了战场之后就让他们放箭。
至于这些“弓手”的选拔标准……
就是看谁能把步弓拉开到大半个月亮的程度。
力气是有一点的,但是弓箭绝不是有了一点力气就可以的,没有经过精心训练的结果就是这些所谓的弓手压根就不知道会把箭射到什么地方,一支箭离弦而出,它的方向和最终的落点都是不确定的。
这就像是一个概率游戏,又像是薛定谔的猫,在这片战场上,没有人知道这支箭最后会落在谁的身上。
李邵指望他们能够把弓箭射到城墙上,能够压制城头汉军的防御火力,结果他们射出去的箭大部分都在空中划过一个不怎么漂亮的抛物曲线以后,冲向了自己人。
还有一些箭矢的下落位置非常巧妙,那就直勾勾的落在了自己人的后脑勺上,搞得那些冲上前去的填线宝宝们前头是箭,后头也是箭,防了前面防不了后面,防了后面防不了前面,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一样,两面受气。
在敌人的猛攻和队友的痛击之下,这群填线宝宝们光是完成填平陷坑这第一阶段的攻坚任务就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尸体都能填平好些个陷坑
了。
等他们好不容易推进到护城河边、开始往护城河里丢沙袋的时候,又遭遇了汉军更猛烈的箭雨阻击,可谓是寸步难行。
当然了,汉军准备的守城器械还不止这些,滚木礌石那是基操,在叛军没有看到的角落里,汉军还在准备着超级大杀器——金汁。
袁树原本打算的是一旦叛军成功越过护城河,就先给他们来一家伙,让他们感受一下屎到淋头是什么滋味,尽可能的消耗他们的兵力。
不过让袁树没有